金融博士首次揭秘,A股2900点关前,牛市何时来临?避免持续亏损,必读策略解析
关于A股市场何时迎来牛市,这个问题涉及到众多复杂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市场情绪、资金流向等。金融博士作为专业人士,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会基于以下分析:
1. "宏观经济因素":金融博士可能会分析当前的经济增长情况、通货膨胀率、就业数据等宏观经济指标,来判断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
2. "政策环境":政策对股市的影响至关重要。金融博士可能会评估政府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以及这些政策对股市可能产生的影响。
3. "市场情绪":市场情绪可以反映在投资者的预期和交易行为上。金融博士可能会分析市场情绪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市场走势的影响。
4. "资金流向":资金流向是影响股市走势的关键因素。金融博士可能会分析外资流入、机构投资者行为、散户情绪等。
基于以上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 "短期":如果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情绪积极,资金流入增加,那么A股市场可能在短期内迎来反弹,但否能形成牛市还需观察。
- "中期":中期来看,A股市场要迎来牛市,可能需要宏观经济持续向好,政策环境稳定,市场情绪逐步恢复,以及资金流入的持续增加。
- "长期":长期来看,A股市场能否迎来牛市,将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功程度、科技创新的推进速度、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程度。
至于2900点这个位置,能否迎来牛市,
相关内容: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股市什么时候能迎来牛市?
A股历史上总共出现过十次熊市行情,算上此轮熊市是第十一次,期间最长的一次熊市是在2001年6月份开始历经了四年多时间才迎来牛市,此轮的熊市是在2015年6月开始,目前已经是2019年8月,很显然已经超过了四年时间,此轮的熊市周期也是最长的。
按照牛熊交替可以发现,A股市场的特色就是熊市越来越长,牛市时间越来越短,最长的一次牛市是1999年5月份,当时出现牛市后历时两年多的涨势,之后在2014年3月开启的杠杆牛市也仅仅是一年三个月时间,说明一点,熊市的周期正在不断的拉长,牛市的时间在不断的缩短。
按照时间周期计算,眼下应该是牛市即将开始的阶段,因为满足了历史最长的调整时间窗口,按照指数计算,大盘虽然在2800点,但是失真的指数真正的点位应该在2000点下方了,也符合了指数到达估值区域,政策底在去年10月份2449点已经出现,也满足了政策底的出现,那可以说大盘基本是处在底部区域了。

那大盘处在底部区域了,什么时候能迎来牛市?
1、市场缺少基本面因素的改变。现在的底部区域和以往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的熊市底部区域是新股发行越来越少,最后都开始暂停发行了,然后印花税也会出现降低,现在这些因素仍然未改变,并且新股还是常态化发行,而且随着新股越来越多,股东减持风波越来越频繁,导致市场上涨非常艰难。更重要的是恰逢十年一个周期的经济危机,导致股市陷入了业绩变脸的窗口期。
这不符合以前每一轮熊市底部的特征,虽然估值底出现,熊市调整时间周期临近,但是政策似乎没有太大的动静,说明一点,这轮底部的调整还会延续下去,延续到和去年底一样政策频频助涨股市,支撑股市看好,或者采取对股东减持以及印花税减免等较大利好,才有望迎来牛市。

2,股市正处在变革周期内,牛市还需时间。科创板的推出,又是在大盘处在低点区域,按理说这种情况应该是很鼓舞资金入市,但是很显然科创板分流了主板的资金,而又是加大了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戒,加大了对游资炒作的监管,很显然和以前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变化,导致了大盘这轮调整的周期较长,牛市来临时间点更加不确定。
那也可以说,如果这次没有较大的变革出成效,或者科创板没有真正的稳定前,股市要迎来牛市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加大了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加大了股东减持的行为,更是加快了股市风气的改变,无疑就是强化融资了,弱化了投资,大盘要走好需要更长时间。
总之,大盘已经从估值和点位上包括出现了历史的政策底,可以说都是具备了历史底部的大部分特征,但是大盘的走势很明显和以往不同的是仍然是利空因素颇多,市场信心缺失,导致股市变成了过度融资,难以持续走好的市场,这轮的熊市虽然底部区域已经出现,但是也较为漫长,牛市来临也需要时间。
下一轮牛市什么时候会到来呢?股民:现在是满仓干还是见好就收?
一个方法就是看历史轨迹,中国股市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牛市大概有八轮:
第一轮牛市: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
这时候A股刚开市,激发了全民的热情,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指数从96点开始涨到1429点,涨幅达到14.8倍,然后开始跌到386点,跌幅达到73%。
第二轮牛市:1992年11月17日到1993年2月16日
也就是说在仅仅经历了半年的下调后马上迎来了第二波牛市,从386点涨到1558点,涨幅303%。只维持了三四个月。
第三轮牛市:1994年7月29日到1994年9月13日
注意时间,这中间经历了一年5个月的熊市,当时人们对股市的信心消失殆尽,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一个半月指数涨到1052点,涨幅200%,堪称暴涨,只维持了一个多月,开始下跌。

第四轮牛市:1996年1月19日到1997年5月12日
也就是说在经历了一年4个月的熊市后,牛市开启,股指重新涨到1510点,牛市持续了一年半。
第五轮牛市: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4日
中间持续了2年的熊市后,股指创出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牛市也维持了2年

第六轮牛市:2005年6月6日到2007年10月16日
指数从998点一直涨到了6142点,这是A股历史最高记录,至今没有打破,涨幅513.5%,维持了2年4个月,这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牛市。
第七轮牛市:2008年10月29日到2009年8月4日
上证指数涨到了3478点,维持了一年不到。
第八轮牛市:2014年7月22日到2015年6月12日
当指数跌穿2000点开始有抄底资金入场,之后伴随着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的利好,以南北车合并为开端,上证指数从2000点涨到5178点,维持了一年不到。
以上就是A股历史上的八次牛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维持的时间较短,最长是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但也仅仅2年4个月,全部的牛市时间加起来是9.5年,在A股28年历史中占了34%,其他的18.5年要不是熊市,要不是震荡市。
再看熊市:
第一轮熊市:1992年5月26日到同年的11月
指数从1429点跌倒386点,跌幅为73%,时间很短,只有半年时间。
第二轮熊市:1993年2月16日到1994年7月29日
上证指数从777点跌倒325点,跌幅58%,持续时间一年半。

第三轮熊市:1994年9月13日到1995年5月17日
指数跌倒557点,跌幅50%,持续时间为8个月。
第四轮熊市:1995年5月22日到1996年1月19日
上证指数跌回512点,持续时间8个月左右。
第五轮熊市:1997年5月12日到1999年5月18日
上证指数跌至1047点,持续2年。
第六轮熊市:2001年6月14日到2005年6月6日
股权分置改革的利空消息让指数从2245点跌倒了998点,跌幅为56%,持续时间为4年。
第七轮熊市:2007年10月16日到2008年10月28日
指数从6214点跌倒1664点,跌幅为73.3%,持续一年时间。
第八轮熊市:2009年8月5日到2014年7月21日,连续5年的熊市下跌
第九轮熊市:2015年6月12日至今,已经持续了3年4个月。
中国股市的特点就是暴涨暴跌,牛市持续时间短,熊市持续时间长,牛市最长2年4个月,熊市最长是5年,其次是4年,所有的熊市加起来是19.1年。
下面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导图总纲、k线、均线基础、切线、指标分析、选股、板块轮动以及股市中的各种骗局,希望能给大家来个股票知识大梳理。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统计分析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由于版面有限,如果看不清图片或喜欢小编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更多后市操作及股票技术分析方法等你来学习,干货源源不断!
成功投资者的3大习惯
1.虚心学习勤于总结
投资是一门学问。说它是一门学问是因为投资过程非常复杂,投资的结果不确定性大,风险也大。要想成功,必须掌握股票、股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其运行的一般规律。如果对这门学问~无所知.希望靠运气去赚钱终究会一败涂地。有的人初入股市偶尔小赚一笔。就沾沾自喜,头脑就发热起来,并说,股市有什么可怕!原来赚钱这么容易!但结果就像一首诗上所说:“常常是这样/开头的时候璀璨/结束的时候/却难以辉煌/长长的流水/灌溉了那么多的/无奈和忧伤。”
要想成功就必须学习。虽然不要求你成为投资学专家,不需要把所有的投资知识和理论都记诵下来,但起码的知识必须有。这样就要求涉足股市的人要认真读上几本专业书,了解一些有关投资的基本情况。读书要动脑子,不能死读。因为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是前人或别人经验的总结,所讲的知识与~定的时间和空间有联系,就是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你必须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用操作的结果来评价和理解所学知识,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总结的经验记录下来。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一应用一总结的多次反复,你所学的知识就活起来了,这样的知识也才真正有用。相反,如果完全相信书本,你必败无疑。例如,书上讲“天量出天价”,于是不论市场具体情况如何,见天量即出货,而卖出后股价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回档或大幅下跌,而是一路上扬,于是后悔不迭,这就是死记书本知识又不作分析的结果。
学问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学”与“问”。学是动脑、动眼和动手,问是要动嘴,多问、勤问。当然问过之后要思考要分析,不能盲目相信他人。
2.独立判断决不盲从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判断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情感和意向,而判断能力依赖于人的经验、知识、阅历等因素。在股市中,人们往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对股市走势议论纷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也有个别投资大户有意散布的流言,而经常有一些人就凭道昕途说,盲目跟进,结果吃亏上当。因此,在证券交易中不要轻信所谓内行人的劝告,而应相信自己的判断。如果对股市产生疑惑,就不要贸然采取行动,因为看好的能获利,看差的也能获利,惟有畏首畏尾的人不能获利。
对于这类畏首畏尾的投资者来说,树立自信心是最重要的。自信心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和心理素质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多方面心理素质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投资是一项具有高度技巧性的行为,自信对每个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投资者不要被周围环境、股市变化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为此,要经常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信心。首先,要经常给自己打气,敢于相信自己。在深思熟虑、掌握全面信息的基础上拿定了主意,看准了方向,就要勇往直前,不要退缩,即使暂时出现不利于自己的行情,也要沉住气,要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为市场的跌宕起伏所动,因为有涨有跌是正常的,而只涨不跌、只跌不反弹都是不正常的暂时现象。其次,投资股票要自己研究、判断行情,不可因为流言而改变决心。该买时坚决买,该卖时坚决卖,该止即止。为不使自己为众人言语所动,不必天天去股市,不做委托时应远离市场。避免受市场气氛的干扰。不少投资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本来前一天晚上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拿定了主义要卖(或买).可是第二天到了市场就身不由己了。犹豫不决甚至临时改变主义,结果吃亏上当,后悔不已。再次,为了树立自信心,还要做到在胜利面前保持冷静,在失败面前总结经验教训,知道输在哪儿。不理智地分析就会造成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这样会影响自信心的培养。
3.客观冷静荣辱不惊
客观冷静,荣辱不惊,这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一定要具备的良好心理状态,也是独立判断的基础条件。头脑一发热,情绪一激动,方寸就乱了,有时在激情状态下还会冒险妄动,失去独自判断能力。我们知道炒股票是一种智力游戏,玩儿的就是心理战。《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在股市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一会儿这个消息,一会儿那个题材,异得投资者头晕眼花。一会儿多头陷阱,一会儿空头陷阱,更是搞得投资者心惊胆战,这时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首先要做的是冷静,以一种平常心来分析事情的起因及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只有达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的境界,方能立足于股市丽不败。
要做到客观冷静实属不易。在纷扰热闹的股票市场上,股民们瞪大了眼睛紧盯动态行情板,只见股价升也匆匆.跌也匆匆;手中攥的股票涨了,激动得心跳,跌了心痛得心跳,再加上群体心理气氛的作用,要冷静下来谈何容易!分析起来,能够牵动你情感的无非是一个“利”字,如果把利看淡了,把获利的动机和期望降低一点。如果在当初购买时已充分估计到了风险的存在,事前已确定了获利百分比等等,那么你就不会大惊小怪了,也就能冷静看待一切了。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投顾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