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家书揭秘,揭秘暴涨股票背后的“认识误区”
《每一只要暴涨的股票都存在“认识误区”》
在股市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暴涨的股票都是因为基本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每一只要暴涨的股票都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
1. 误区一:基本面分析是唯一正确的投资方法
许多投资者认为,只要对一家公司的基本面进行深入研究,就能准确预测其股价走势。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基本面分析虽然重要,但并非万能。有时候,市场情绪、技术面、政策面等因素也会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
2. 误区二:暴涨的股票都是行业龙头
很多人认为,只有行业龙头企业的股票才会暴涨。实际上,一些小市值、业绩增长迅速的公司也有可能实现股价的暴涨。这些公司往往具备以下特点:
(1)行业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旺盛;
(2)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管理层有较强的执行力;
(3)财务状况稳健,盈利能力强。
3. 误区三:暴涨的股票都是因为业绩大幅增长
虽然业绩增长是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所有暴涨的股票都源于业绩大幅增长。有些公司可能通过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实现业绩增长,但这种增长往往难以持续。此外,一些公司可能通过财务手段粉饰业绩,使得股价出现短暂暴涨。
4. 误区四:暴涨的股票都是因为市场热点
市场
相关内容:

每一只要暴涨的股票都存在“认识误区”,且听我一只一只股票慢慢道来;先说曾经暴涨的,再说未来要暴涨的——
2007年,也就是大约15年前,我写了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黄金十年,黄金十股》,“百度”上现在都可以搜到原文。

曾经的以股票代码000001的“深发展”,现在的“平安银行”,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通过股本的连续扩张,复权的股价大约翻了1000倍! 在那10年中,人们对它的认识误区。主要是一个小小的渔村,怎么会在“划了一个圈”以后就迅速发展成一个现代化大都市?而这个都市里的“本地小银行”怎么会也随之发展成一个大银行?
曾经的排行老二、000002的“深万科”,随着“商品房”的出现与迅猛发展,在“改革开放”中股价也暴涨得让人咋舌! 这是我大约10年前在全国巡回演讲中制作的一幅图片——


说更远些,1992年1月19日,上海首次发行“股票认购证”,供应期至当年2月1日截止。这年的“股票认购证”每份收费30元,不论中号与否,概不退还。

越扯越远了哈,还是说说现在吧;请记住,我们说的还是这个主题:每一只要暴涨的股票都存在“认识误区”! 说现在A股中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中的股票,那就很有现实意义,更具有“赚翻”的未来意义了哈! 由于我不便提及股票名字,因此只能“朦朦胧胧”地阐述,请谅解哦!
1、明明是一只“袖珍股票”,现时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份很少很少,由于是“品牌”,外资和国内各大机构都得配置,几乎不够分;可是一涨就说它的市值多高多高了,用市价去乘以它的总股本,其实那些“总股本”要在24个月、36个月才能流通……
2、明明是一家“超级龙头”,却说它港股的价格只有A股的三分之一,却看不到其在A股的流通盘子只有港股流通盘子的十分之一……
3、明明是一只基金“抱团取暖股”,公开的资料已经显示在二级市场上持有它的基金家数越来越多、且持有它的总流通股百分比的占比也越来越大,可就是要在“鸡蛋里挑骨头”,难道几十家、几百家基金的调研成果还没有你高?……
4、明明是一只真正的独角兽、具有实实在在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已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却拿它跟高度依赖别人家科技成果的“名票”比价……
很多年前,有一本名叫《寂寞高手》的股票投资类书籍很流行——


(老沙写于公元2020年12月26日上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