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两市成交额再创新高,外资“爆买”百亿,北向资金流入汹涌,A股后市展望何在?

沪深两市成交额再创新高,外资“爆买”百亿,北向资金流入汹涌,A股后市展望何在?"/

沪深两市成交额再破万亿,北向资金流入超百亿,显示出市场活跃度和外资对中国股市的信心。以下是对外资持续“爆买”A股后市的一些看法:
1. "外资流入趋势":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反映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外资流入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增强市场信心。
2. "估值吸引力":相较于其他市场,A股的估值水平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外资流入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
3. "经济基本面":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改革措施持续推进,为外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外资流入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4. "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吸引外资进入A股市场。这些政策包括扩大外资投资范围、降低外资投资门槛等。
5. "风险因素":尽管外资持续流入,但A股市场仍面临一些风险因素,如宏观经济波动、市场流动性紧张等。外资在投资时需关注这些风险。
6. "市场波动":外资流入可能导致A股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配置资产。
7. "长期投资价值":从长期来看,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有利于推动市场健康发展,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外资持续“爆买”A股市场,反映出对中国股市的信心。然而,投资者在投资时仍需关注市场风险,理性判断。对于A股后市

相关内容:

在有“牛市旗手”之称的券商股带领下,7月3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再次突破万亿,连续两日破万亿。沪指午后大涨2%,创业板指涨约1.5%,再创逾四年新高。

循着牛市的味道,近期以来外资持续强势流入A股市场。Wind数据显示,3日,北向资金全天实际净买入额131.94亿元,为连续两日超百亿元。就在前一交易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71.16亿元,这是今年来第三大净买入,也是历史第五大净买入

据兴业证券7月2日发布的研报称,6月外资净流入约530亿元,今年上半年净流入近1200亿元,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的960亿元。

站在全球资本流的层面看,据国际金融研究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外资在6月加速流回新兴市场,总计有321亿美元流入新兴市场的债市和股市,显著高于5月的35亿美元。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更是在6月吸引了171亿美元的流入,远远超过拉美市场的73亿美元

“外资的进一步流入,证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复苏有基本的信心。从资产配置来看,我们对于风险资产整体持中性观点,在全球复苏的大背景之下,欧元区、日本股票,以及一些价值风格的股票可能会受到一些追捧。应对疫情有效与否将决定相应经济体的复苏路径以及资产吸引力,在其他新兴市场,大家更加看重中国及韩国这些最早从疫情当中走出来的市场。”瑞银资产管理宏观及资产配置基金经理罗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罗迪看来,从最近的PMI和PPI等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已复苏企稳,从六大发电厂的耗源量等数据来看,供给端已基本恢复。就需求端而言,汽车的同比销售已由负转正,必选消费已基本恢复。但整体来看,可选消费的复苏弱于必选消费,内需企稳、外需承压,还需需求端的接力。

“此前行情是对于疫情防控有力及政策支持等确定性的估值修复。在未来6-12个月,我们还是比较看好A股前景的,一个驱动力就是盈利复苏,盈利的底可能已在二季度形成,形成之后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兑现。”罗迪说。

进入7月以来,“风格切换”也在A股引发了热议。上半年领涨的医药、食品饮料等纷纷回调,另一边,此前被低估的银行、券商等大金融板块领衔、房地产板块上涨。本周内的行情引发了下半年市场风格是否就此开始切换的问题。

“前期,在大消费和科技股行情之下,金融地产这些板块都没什么动静,但目前来看,可能出现了盈利有所好转的信号。另外在科创板改革等红利之下,券商吸引了资金的流入。多因素作用之下,市场情绪一下子被释放出来。”罗迪说。

瑞银资管看好居民消费复苏中的可选消费的机会;从出口复苏角度来看,看好消费电子、家电、机械设备的机会;另外,随着新老基建的继续推进,看好机械设备、电力设备、5G的机会。

“疫情之下,医药股的盈利有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不断推高估值。可能医药股已经是比较贵的状态了,但只要疫情还在继续,那么市场对于医药的看法就像是一个避风港。我认为,下半年配置要分散一些,比较灵活地去寻找结构性的机会。比如,下半年就要去关注前期涨很好的医药股的基本面怎么样,如果基本面涨幅没有那么好的话,可能就会出现板块的轮动。”罗迪说。

另外,瑞银资管预计结构性改革会对券商板块有所支撑,“这两天涨幅比较大,未来还需要比较谨慎地看待该板块的短期表现。”罗迪说。

安信证券陈果团队近日发布预测称,中国经济引领全球复苏、配置价值上升和未来弱美元的预期下,今年下半年外资仍将持续大量流入A股,有望达到3500亿-4000亿。配置方向上偏好医药、计算机、电子、食品饮料、电新(电动新能源)龙头。若美股表现(即全球风险偏好情况)则可能为外资流入A股的节奏带来不确定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发布于 2025-06-06 01:02
收藏
1
上一篇:炒股新手换券商指南,如何甄别哪家券商服务更优 下一篇:A股持续走强之谜,万亿成交额背后三大变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