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汇局联合发文,详解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新规

央行外汇局联合发文,详解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新规"/

根据央行和外汇局发布的文件,关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和要求:
1. "资金来源":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所得资金,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依法办理外汇登记,并按照规定用途使用。
2. "资金用途":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所得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 境外投资; - 还债; - 购买技术、设备、原材料等; - 补充企业流动资金; - 其他符合国家外汇管理规定用途。
3. "资金汇回":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所得资金,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汇回境内: - 用于还债; - 用于购买技术、设备、原材料等; - 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 - 经外汇局批准的其他用途。
4. "资金使用监管":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所得资金的使用,应接受外汇局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企业应定期向外汇局报告资金使用情况。
5. "资金账户管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所得资金,应设立专用账户进行管理。企业应确保账户的真实性、合规性,并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6. "信息披露":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所得资金的使用情况,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合规使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企业应严格遵守

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5月23日消息,为完善并统一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相关跨境资金管理,提升境内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关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对于《通知》起草的背景,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管理。目前,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人民币和外币跨境管理政策不统一,有必要基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起草本外币一体化的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对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以及H股“全流通”的管理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后,也有必要同步更新汇兑环节的资金管理政策。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实施已逾10年,经营主体反映,在登记时间要求、账户使用、资金汇兑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便利化。

结合前期银行办理境外上市登记业务试点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共同起草《通知》,支持境内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高效融资。

《通知》共二十六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等所得可以外币或人民币调回,相关资金均可使用资本项目结算账户汇出入。以人民币调回的,还可使用境内企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参与H股“全流通”的上市主体对境内股东的分红款在境内以人民币形式派发。

二是企业募集资金境内使用和外汇风险管理更为灵活便利。境外上市募集资金以外币调回的可自主结汇使用。上市主体可自主选择外汇风险管理途径,通过银行或券商办理即期结售汇及套期保值交易。

三是简化管理程序,放宽登记时限要求。除上市企业回购、境内股东增持外,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相关登记的办理方式,由在外汇局办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将发行上市、增发登记时限由15个工作日延长为30个工作日。将减持登记时限由减持前20个工作日调整为减持后30个工作日。放宽企业信息变更、部分股权结构变化等登记时限要求。

“《通知》中境外直接上市登记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等要求,前期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2地开展试点,试点运行平稳,推广至全国条件成熟。”上述业内人士介绍。

四是进一步规范募集资金管理。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所得资金原则上应汇回境内,股东因增持汇出资金如有剩余或交易未达成时,应及时汇回境内。明确境外发行可转债和将可转债转为股票相关管理要求。此外,考虑到企业存在境外使用的合理诉求,明确如果在境外上市前已获得业务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文件,也可留存境外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境外放款等业务。







发布于 2025-06-07 21:44
收藏
1
上一篇:股票账户绑定多张银行卡的可行性与操作指南 下一篇:噩梦难醒,股价12连跌再遭15跌停,300亿财富蒸发,散户投资者出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