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北交所,宁波将迎来哪些发展新机遇?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对宁波来说,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机遇:
1. "资本市场服务提升":北交所的设立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宁波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制造业基地,将获得更加便捷的资本市场服务。
2. "企业融资渠道拓宽":宁波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北交所这一平台,获得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产业升级机遇":北交所将重点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宁波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推动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 "投资机会增加":北交所的设立将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宁波,促进宁波经济发展。
5. "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北交所的设立将有助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宁波可以借此机会与其他地区进行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6. "人才引进与培养":北交所的设立将吸引更多金融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为宁波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7. "金融服务创新":北交所的设立将推动宁波金融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总之,北交所的设立将为宁波带来诸多机遇,有助于宁波在资本市场、产业升级、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关内容:
宁波“后备军”充足
按照北交所的定位,“专精特新”企业登陆北交所的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而作为制造业大市,宁波拥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宁波以18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总数,在非直辖市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除外)中雄踞榜首。
从行业上看,宁波“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于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这充分体现了宁波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优势。
据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计划,到2025年底,我市有望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提升至1000家。
而根据《关于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宁波计划推动上市公司领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宁波对于此类企业的扶持力度也较大。
《征求意见稿》显示,宁波力争2025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及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数量达到200家。建立分层分级的上市挂牌企业后备梯队,其中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常年保持200家以上。
《征求意见稿》指出,宁波将打造一批全国、全球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高质量产业集群,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末,新增70家以上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上市公司。而对于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上市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特别奖励。
“北交所的设立,将提升新三板的流动性和挂牌企业估值,唤醒一批潜力企业成长。”国盛证券桑田路营业部总经理匡文邦向记者表示,对券商业务也是利好,无论定向发行、并购重组、行业研究、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等都将迎来较大发展空间。而中介服务的提升,将更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而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甬股交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塔基作用。目前,甬股交挂牌企业超过2900家,已成功培育28家公司登陆新三板。
“量大面广的‘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正是宁波资本市场的独特资源优势。甬股交通过‘筛选一批、孵化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挂牌企业价值发现机制和覆盖中小企业成长全周期的培育、孵化体系。”甬股交相关人士说,不过,据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调研,发现企业上市意识还有待加强。在240家企业中,处于上市实施阶段的仅27家,上市准备阶段的60家,处于观望或没有上市意愿的占了多数。
宁波长源咨询创始人周凯告诉记者,宁波小型优质企业较多,即使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很多企业的规模离创业板、科创板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A股市场高业绩要求的“隐形门槛”放低后,宁波新增上市公司达到了全国前列水平。一旦北交所开市,必将给宁波带来更多新增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