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深度解析,四维度洞察银行配置新机遇,整体仓位或将迎来提升空间

华创证券深度解析,四维度洞察银行配置新机遇,整体仓位或将迎来提升空间"/

华创证券在分析当前银行板块的配置机会时,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宏观经济维度":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特别是制造业和消费市场的回暖,为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政策层面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
2. "行业基本面维度":银行行业在经历了去年的调整后,当前估值水平已处于相对低位,具有一定的投资吸引力。此外,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银行业务创新和转型步伐加快,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3. "政策支持维度":政府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持续优化,特别是在银行监管方面,有望进一步促进银行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对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支持,也将为银行带来新的增长点。
4. "市场情绪维度":当前市场对于银行板块的关注度有所提升,资金流入迹象明显。在宏观经济稳定和行业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市场情绪有望进一步向好。
综合以上四个维度,华创证券认为当前银行板块的整体仓位有望提升。投资者可关注以下投资机会:
- 估值合理、业绩稳健的国有大型银行; - 业务创新能力强、转型步伐快的股份制银行; - 地方性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投资组合。

相关内容:

通财经APP获悉,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重视银行板块配置机会,银行整体仓位有望提升。考虑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制度层面推动银行后续仍有增量资金,建议一揽子配置:1)红利策略中途未半,银行中长期投资价值持续。大行定增方案落地,银行中期分红仍在推进,同时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股息率高、资产质量有较高安全边际的银行仍有绝对收益,建议重视其配置性价比。2)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客群扎实、风控优秀的银行基本面和估值有更大弹性。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预期、同时也释放后续信贷稳定增长和信号。若本轮政策能有效促动经济结构转型,带动地产和消费回暖,看好顺周期策略空间和机会。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维度一:银行股基本面稳健,红利属性凸出

1)银行Q1核心营收增长边际改善,预计全年业绩增长平稳。尽管1Q25上市银行营收、业绩增速均放缓,但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和拨备的正向贡献均下降,核心营收能力则边际改善。考虑1季度是资产重定价最集中的时间点,预计后续行业净息差仍能在负债端成本改善的带动下降幅逐步收窄,带动核心营收继续改善。同时信用成本仍有改善空间,预计全年银行业绩增长仍会维持稳健。

2)大行注资+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夯实风险底线。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A股上市银行25Q1不良率环比24年末持平于1.16%,拨备覆盖率环比24年末下降7.9pct至287.7%,整体仍在高位。同时大行注资方案落地,财政部战略投资国有银行,稳定市场预期,夯实资本,守住风险最后一道防线,有助于国有银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信贷投放。根据该行测算,本次定增完成后静态提升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86%/0.48%/1.27%/1.51%至
13.06%/14.96%/11.51%/11.07%。

3)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股息率水平仍维持在4.3%。24年所有A股上市银行均进行了分红,并且分红率普遍维持或有所提升,平均分红率较23年提高0.8pct至26.1%,假设25年分红率与24年一致,则行业平均股息率仍超4.3%,仍有7家上市银行25E股息率超5%。

维度二:公募基金改革带来银行仓位提升空间

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基金收益考核权重上升,引导公募基金向业绩基准指数持仓标配。公募基金历史深度欠配银行,截止1Q25全市场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在2.6万亿,其中股票持仓在2.28万亿。25Q1主动权益型基金配置银行的比例在3.2%,根据此计算的银行业标配规模在2965亿,若公募基金按照行业平均基准进行标配,则可给银行板块带来的增量资金规模在2227亿元。大部分银行个股均有低配,其中低配比例前五的A股银行有招商银行(标配差规模351亿)、兴业银行(标配差规模236亿)、工商银行(标配差规模220亿)、交通银行(标配差规模158亿)、中国银行(140亿)。

维度三: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带来增量资金

2025年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规模不断扩容,已批复和落地的两批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合计近2000亿。同时2025年至今险资举牌提速,2025年至今险资举牌案例达14起(2024年全年共20起),其中银行股举牌7起,包括平安系接连举牌港股大行(5起)、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A股。该行认为,银行股由于具有流通市值大、盈利和分红特征稳定、股息率仍较国债收益率偏高等特征,对于以追求稳健低波收益为主的中长期资金,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后续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银行板块仍有增量资金。

维度四:中长期经济结构性转型带来的板块ROE中枢提升机会

银行ROE决定了银行股中长期投资回报率,当前银行业ROE仍维持在9%以上。尽管行业净息差自2020年来快速收窄,但行业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带来的信用成本下行、和利率下降带来的非息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缓释了ROE的降幅。考虑央行自2024年开始强调“净息差长期中性”原则,预计净息差降幅逐年收窄,同时银行的信用成本仍然有下降空间,该行认为行业ROE降幅会进一步趋缓并逐步企稳,在当前宏观环境不发生其他变化情况下行业ROE预计会稳定在8-9%的中枢。若经济结构能够加速转型、或宏观经济企稳向上,则行业ROE会企稳并趋于上行。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城投和地产风险暴露、信贷投放不及预期。

发布于 2025-06-09 07:42
收藏
1
上一篇:日本农林中央金库美债投资巨亏126亿,敲响投资日本国债谨慎警钟 下一篇:财政部启动2025年5月国债做市支持专项操作,助力市场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