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投行业务频遭挫折,行业挑战加剧
东兴证券作为中国的一家知名证券公司,其投行业务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东兴证券的投行业务连续遭遇挫折,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市场环境变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调整、市场流动性变化等都可能对投行业务产生影响。
2. "竞争加剧":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东兴证券可能面临来自其他大型证券公司的竞争压力。
3. "项目质量":如果东兴证券参与的项目质量不高,或者项目本身不符合市场要求,可能导致业务受阻。
4. "风险管理":在投行业务中,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如果东兴证券在风险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其业务开展。
5. "内部因素":公司内部管理、团队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导致业务受阻。
针对这些可能的原因,东兴证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市场研究":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调整业务策略。
- "提升项目质量":严格控制项目质量,确保项目符合市场要求。
- "优化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降低业务风险。
- "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 "创新业务模式":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拓展业务领域。
总之,东兴证券需要针对连续遭遇挫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以提升其投行业务的竞争力。
相关内容:
日前,华通线缆发布公告称,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8月24日召开2023年第78次审议会议,公司此次发行可转债的申请未获通过。这是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沪深主板再融资被否首单,此次华通线缆发行可转债的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
在中小券商中,东兴证券对投行业务的依赖度较高,不过2023年来,东兴证券投行业务连续遭遇挫折。3月31日晚间,东兴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此次被监管立案是因公司在执行泽达易盛IPO并在科创板上市项目中涉嫌保荐承销及持续督导等业务未勤勉尽责。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23年来东兴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上半年,公司无论是首发还是再融资的承销金额、承销收入同比都出现大幅下降,其中首发承销金额、承销收入同比下滑的幅度都超过90%。
华通线缆可转债未通过
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华通线缆日前公告,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8月24日召开2023年第78次审议会议对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不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
一些市场人士对可转债项目被否感到有些意外。据Choice数据统计,2022年以来,可转债项目审核公司总家次261,其中通过256家次,占比98%,未通过4家次,占比1.53%。相比之下,首发项目的未通过率高达5%。可转债项目的未通过率高于同期增发项目的0.89%。
具体来看,上述4家次未通过的可转债项目,其中3家次被否时间都发生在2022年上半年。此次华通线缆发行可转债被否也是时隔一年多来首次被否的可转债项目。
2023年2月中旬,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沪深交易所等机构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标志着全面注册制落地。
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华通线缆发行可转债也是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沪深主板首单被否的再融资项目,其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
华通线缆可转债项目计划融资8亿元,于2023年2月28日获上交所受理,迄今已历时半年,直到最近上会被否。事实上,虽然此前可转债项目上会被否的案例较少,但有不少可转债项目在上会前就已主动撤回申请。华通线缆此次发行可转债能进入上会阶段,应是有备而来,然而最终并未能闯关成功。
据披露,在日前举行的上市委会议中,发行人华通线缆和保荐代表人被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包括3个方面,涉及公司“存贷双高”的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存在重大差异;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增长的合理性;公司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等多个环节。
东兴证券投行收入大降
作为中小券商,近年来,东兴证券的投行业务表现不俗,排名曾挤进行业前10。据Choice数据统计,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东兴证券权益类融资承销收入排名业内第16、第9、第11、第19、第12。最近几年,公司投行业务的排名明显高于公司在业内的综合排名。
此外,近年来公司也保荐上市了一些重磅项目,例如,东兴证券保荐的腾远钴业为2022年上半年创业板市场募资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东兴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达到11.52亿元,同比增加6.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3.6%。公司大投行业务的收入贡献占比已经可以比肩一些头部券商,可见公司对投行业务较为依赖。
不过2023年来,东兴证券投行业务却连续遭遇挫折。3月31日晚间,东兴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此次被监管立案是因公司在执行泽达易盛IPO并在科创板上市项目中涉嫌保荐、承销及持续督导等业务未勤勉尽责。
7月,泽达易盛正式从上交所退市。根据公告,退市的原因为公司被监管认定存在欺诈发行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公司《招股说明书》虚增营业收入、利润,未按规定如实披露关联交易,未按规定如实披露股权代持情况,构成《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款所述情形。
目前泽达易盛案对东兴证券的影响,还谈不上“靴子落地”。此前,多家券商曾因相关保荐项目事发被暂停保荐资格。据东兴证券2023年中报披露,截至本报告签署日,公司未因泽达易盛案受到行政处罚或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该事项的后续进展存在不确定性。此外,泽达易盛案还使东兴证券作为被告之一面临特别代表人诉讼。
统计显示,虽然2023年来东兴证券的IPO项目保持了较高的过会率,不过投行业务收入却同比大幅下降。
近日公司发布的2023年中报显示,上半年东兴证券无论是首发还是再融资的承销金额、承销收入同比都出现大幅下降。其中首发承销金额、承销收入同比下滑的幅度都超过了90%,下滑幅度远超行业整体水平。而债券承销收入的同比小幅增长也不足以弥补股权项目收入大幅下降带来的“缺口”。
另据Choice数据统计,2023年1~8月东兴证券权益类融资(IPO、增发、配股、可转债)主承销收入达1.45亿元,而2022年同期为4.93亿元,2023年1~8月同比大幅下降70%。另外,2023年1~8月,公司主承销收入行业排名也从2022年1~8月的第11位下滑至2023年的第24位。其中,导致2023年来东兴证券权益类融资投行业务收入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在于IPO业务。2022年1~8月东兴证券IPO主承销收入达4.78亿元,而2023年1~8月相关收入只有1.06亿元。
翻译
搜索
复制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