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瓜!百亿量化私募创始人突然离职,告别私募江湖
这个消息确实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百亿量化私募基金创始人突然离职,选择不做私募,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个人职业规划":创始人可能因为个人职业规划或兴趣的转变,决定离开私募行业,转而投身其他领域。
2. "市场环境变化":近年来,私募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环境变化较大,创始人可能认为离开私募市场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3. "政策调整":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私募行业面临更多的合规要求,创始人可能因为难以适应这些变化而选择离职。
4. "投资策略调整":创始人可能认为量化投资策略已经不再适应市场变化,需要寻求新的投资方向。
5. "团队管理":私募基金的管理和团队建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创始人可能因为团队管理问题而选择离职。
6. "个人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存在个人健康、家庭等因素。
总之,这位百亿量化私募基金创始人的离职,可能会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不过,私募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相信会有更多优秀的从业者加入其中。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团队实力和市场环境变化,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仍然是关键。
相关内容:
今天,在社区平台看到一则大瓜,说某百亿量化私募传出创始合伙人与公司“和平分手”,一般发生类似事情,对公司规模短期肯定有冲击。另一份流出的内容显示:百亿私募SX的创始人、总经理吴J Q准备退出公司了。

其实,看下面这张图再结合创始人的名字吴J Q,大概率就是思勰投资创始人吴家麒。对此,新浪财经求证发现:确实是思勰投资创始合伙人吴家麒准备退出公司。

据渠道相关人士表示,创始合伙人吴家麒目前仅负责市场,不负责策略,以后不做私募行业了,要退出思勰。而且,吴家麒还要进行股权出清,从此告别私募。
根据天眼查,截至目前思勰投资主要由三位创始人持股,一是公司董事李苏苏,持股45%;二是思勰董事长陈磐颖,目前持股27.41%;三是董事兼总经理吴家麒,持股26.6%。

据悉,本次吴家麒拟清仓持股,将股份转让给董事长陈磐颖,转让完成后陈磐颖持股52%,届时将成为思勰投资控股股东(中基协显示控股权未变,一直是陈磐颖)。双方已经完成“分手协议的签订,预计会在1-2个月的完成股权转让。
对于吴家麒的离职,公司回应:经过三方仔细商讨并作出相应业务安排,吴家麒的退出,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任何重大影响。未来思勰会更加努力服务好现有客户,稳健展业。
公开资料显示,在创立思勰投资前,吴家麒曾在券商研究所负责金融工程研究,拥有复旦大学数学硕士学位,复旦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在公司,吴家麒主要负责公司的市场开拓、管理运营等业务,拥有13年在中国从事量化投资的管理经验。陈磐颖与李苏苏则负责公司所有核心策略、交易系统与IT系统维护。很明显,这两位的决策地位更高。
他曾先后在东海证券担任研究员,而后再川财证券担任量化策略负责人,2015年在点石投资担任投资经理,2017年正式加入上海思勰,2021年正式担任总经理。不足三年便迎来了吴总的急流勇退。

金石杂谈查询发现,思勰投资成立于2016年,目前有306只存续产品,以股票多头为主,在wind统计的16只产品中,思勰投资喜忧参半,今年最差回报-14.62%,最佳收益思勰投资常泰QF1号盈利17%。

对于吴家麒突然离职,金石杂谈认为三方面问题值得考虑:一是陈磐颖与李苏苏在核心决策岗,而吴家麒主要负责市场开拓,但现在监管收紧、行情下行之下,市场开拓难比登天。
二是吴家麒直接将所有股权出清,好不留恋,急流勇退,不知和当前量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关系有多大?但至少,在这个职级早已财富自由,退出私募后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少底层羡慕哭了。
三是从思勰投资一季度规模缩水大约50亿,可以看出思勰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其主要产品都是策略多头,在当前市场主动权益的难度很大,想要做出成绩太难太难。而且,今年以来,暂停量化的呼声不绝于耳,高频交易也迎来了政策规范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