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高新游资投机策略揭秘,深度解析游资投机手法
市北高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股票交易中确实存在游资投机行为。以下是对游资在市北高新中常见的投机手法的解析:
1. "高抛低吸":
游资通过大量买入市北高新股票,推高股价,然后寻找时机卖出,赚取差价。在下跌过程中,游资会提前布局,低价买入,等待股价反弹时卖出。
2. "涨停板战法":
游资利用涨停板制度,通过大量买入,使得市北高新股票连续涨停。随后,在高位出货,获取暴利。
3. "消息驱动":
游资会关注市北高新及相关行业的政策、行业动态等消息,通过解读消息,提前布局,在消息公布后拉高股价,实现快速获利。
4. "对倒手法":
游资通过在同一账户内相互买卖股票,制造成交量,提高股票的关注度,从而吸引跟风盘,达到拉抬股价的目的。
5. "操纵股价":
游资通过大量买入或卖出股票,操纵市北高新股价,以达到操纵市场、误导投资者的目的。
6. "短线操作":
游资对市北高新股票进行短线操作,频繁买卖,赚取差价。这种手法风险较大,但收益也较高。
7. "跟风炒作":
游资会关注其他游资的操作,跟随
相关内容:
在10月下旬这一波,有恒立实业、市北高新引发的壳资源、创投行情,在《如何在投机行情中游刃有余,要做好这几步》中的五步法分析中详解过。一方面是因为管理层松监管,希望游资来活跃盘面(60%的一线游资回归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投机模式,来缓解股权质押方面的困局(不能强平,就意味着券商赔钱,而抛售就会带来民企资金链断裂和市场连锁跳水的恶性循环)。如何破局?当然是让这些个股涨起来,然后接触质押,券商得救了,上市公司也有自己的选择,市场也有所恢复,当然这是饮鸩止渴,但短期有更好的办法吗?当然,这样行情过后,也有留下了诸多资金的痕迹,有些因素将延续到2019年行情,值得我们研究。
投机行情背后的游资手法解析
历史上,这样的投机行情也出现过了,包括2018年两会时的行情也是类似,具体可参考《这波投机行情能走多远?重要观察指标与止盈策略分析》,利用政策题材,游资炒作,配合管理层的意图,而随着行情发展,触碰了管理层的红线,从而引发强监管而终结。比如说,本次来看,恒立实业、光洋股份等个股全部遭精准减持公告,惊人一致,这触发了管理层的底线;还有些公司股东不识时务,如博天环境等拿到地方政府救民企的钱之后,迫不及待地二级市场直接套现,这样基本上是在打脸政策,让所谓纾困变成了“利益输送”,这才引来一波强监管,但不碰红线,实际上很多事儿是可以默认的。

而市北高新的跌停,则有很多值得琢磨之处。表面看,似乎是11月21日,交易所就市北高新近期异常走势向部分券商下发交易异常提示函,表示已将其列为重点监控股票,加强异常交易的监管。提醒客户参与该股交易较集中的部分券商要履行管理责任,四位账户名中章建平、张贯军、张国殿近年来曾多次进入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记录。

但股民要注意时间,21日监管,22日为何没动静?就算时间来不及,23日早盘应该直接就抢着出逃,而23日早盘市北高新9:15分并没有异常,没有隔夜挂跌停的单子,9:15-21分价格陆续往下压,情绪使然,直到9:22分,才出现大单按到跌停,6个万手大单出现后恐慌蔓延,跌停单达到百万手,形成踩踏。26日则采取了明显对倒的迹象,时而打开吸引买盘,稍有动作就马上大单砸盘,这种格局下,很难真正出货,所以各方也都在看游资的动作。

从龙虎榜来看,23日市北高新,成交1.28亿元,卖出金额最大的前5名累计卖出5213.53万元,海通证券广州宝岗大道、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分别卖出1951.41万元、1040.91万元。那么这是游资出货?并非如此,在周五市场状况,大资金根本出不了,而且也会导致股价跌停,所以一字跌停最优,6个万手大单,只出了千余手,这种一字跌停,是为了确保持仓结构不改变。

最典型的,如图,在2015年9-11月这一波特力A炒作中,就有非常明显的动作,其利用的是国企改革这个政策题材(当然几年了,无任何实质进展,只是游资的噱头),也有过两次一字板跌停,第一次无法出货,最后不得不再来一波,然后第二次故伎重演,得以冲高离场,所以这种手法比较常见。但作为股民,最好不要蹚浑水,尤其是类似弘业股份、群兴玩具等还有局部活跃的品种,留着这些利润给高手,不要去博傻,能欣赏和接受别人赚钱,也是股民成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