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断式逆回购影响几何?专家解读,如何对冲MLF到期资金面波动,宅男财经深度解析

买断式逆回购影响几何?专家解读,如何对冲MLF到期资金面波动,宅男财经深度解析"/

买断式逆回购,又称为“正回购”,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资金的一种操作。这种操作对金融市场和资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专家分析其对冲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资金面波动的作用:
1. "对冲MLF到期风险":MLF是中央银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的一种中期信用工具,期限通常为3个月到1年。当MLF到期时,金融机构需要归还资金,这可能导致短期内资金面紧张。通过进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中央银行可以在MLF到期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对冲到期带来的资金压力。
2. "稳定资金面":在MLF到期前后,通过买断式逆回购,中央银行可以调整市场短期利率,从而稳定市场预期,减少资金面波动。这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3. "引导市场利率":买断式逆回购的操作规模和利率变化,可以反映中央银行对市场流动性的态度。通过调整操作规模和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引导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4. "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买断式逆回购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这种操作,中央银行可以直接影响市场短期利率,从而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5. "防范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市场上,买断式逆回购可以帮助金融机构缓解流动性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

相关内容:

>

视频加载中...

【宅男财经|首席面对面】据央行网站28日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与普通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工具相比,这次央行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在操作流程方面有一定差异,但其中最大的差别在操作期限。普通逆回购操作期限通常为7天,而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不超过一年,主要是针对11月和12月分别有高达1.45万亿元的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这两个月的到期总量相当于9月末MLF余额的42.7%,是历史的最高水平。由此,为了对冲高额MLF到期带来的资金面波动,央行需要进行对冲。

王青接着称,此前的对冲方式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大额续作MLF,第二个是降准。这一次启用期限不超过1年的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就是在降准空间有限、MLF政策利率色彩淡化的背景下,对冲大额MLF到期的政策工具创新。

王青判断,这次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平滑大额MLF到期引发的资金面波动,有助于保持年末的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增长动能回升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另一方面可能意味着11月和12月将不会再大额续做MLF,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进一步淡化。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记者 董湘依 制作 常晴朗 郑铮 宅男财经出品)

发布于 2025-06-14 18:41
收藏
1
上一篇:央行万亿逆回购注入“强心剂”,A股流动性回暖,揭示新机遇 下一篇:11月券商佣金收入再创新高,华泰证券佣金收入达120亿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