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血净财报争议,控股股东成最大客户,盈利真实性拷问几何?

威高血净财报争议,控股股东成最大客户,盈利真实性拷问几何?"/

威高集团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控股子公司威高血净业务板块的财报确实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控股股东作为第一大客户,确实可能对财报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关注的方面:
1. "关联交易":控股股东作为第一大客户,与威高血净之间的交易可能存在关联交易。需要关注这些交易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2. "收入和利润质量":需要检查威高血净的收入和利润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存在虚增收入或利润的情况。
3. "成本和费用":关注成本和费用的合理性,是否存在人为调整以提升利润的情况。
4. "资产质量":检查威高血净的资产质量,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等,是否存在坏账风险或存货跌价风险。
5. "现金流":分析威高血净的现金流状况,了解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健康。
6. "内部控制":评估威高血净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能否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7. "信息披露":关注威高血净的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完整、准确。
针对上述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
- "审计报告":查看威高血净的审计报告,特别是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意见。 - "行业分析":结合行业特点和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对比分析威高血净的财务数据。 - "历史数据":对比威

相关内容:

来源:中访网观察

IPO悄然重启,“带病闯关”的问题依旧存在。2月26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通过了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高血净”)上证主板IPO申请,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这是威海首富陈学利及旗下“威高系”第四家上市公司,此前陈学利已经手握威高股份、威高骨科、华东数控三个上市主体,总市值接近400亿元。

作为“威高系”一员,威高血净主要从事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机以及腹膜透析液等。在招股书中,威高血净自称在国内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等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列全行业第一。

不过这家被称之为“国产血透之王”的血液净化制品公司真实情况可能远没有招股书中描述的那般美好,财务数据更是疑点重重。

控股股东是第一大客户

在IPO之前,威高血净“画出”了一条漂亮的业绩增长曲线。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威高血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1亿元、34.3亿元、35.3亿元和1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3.1亿元、4.4亿元和2.0亿元。

威高血净声称,公司产品销售覆盖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最终销往我国超过6000家医院、透析中心等医疗机构。

然而实际上情况是,威高血净营收十分依赖与公司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威高血净第一大客户均为控股股东威高集团,报告期内销售金额分别为2.9亿元、4.1亿元、4.05亿元和1.78亿元,占到威高血净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97%、11.96%、11.47%和10.98%。

前五大客户中,还有一家名为上海宝树的公司。这家公司同样是威高集团控股的公司。也就是说,威高血净前五大客户中,有两家都是关联方。

第一大客户为公司控股股东,这样的商业生态放在整个A股市场,恐怕也找不出几家出来。

陈学利长期深耕医疗体系,旗下还控制着众多血液透析中心及医院,这些医疗机构与威高血净所有关联交易是否完整披露,值得怀疑。

从威高血净的财报来看,该公司存在“冲业绩”的特征。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应收账款高企,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末,威高血净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93811.70万元、108324.64万元、95094.77万元和100869.70万元。

倘若公司存在为上市“冲业绩”的情况,一旦完成IPO,很快就会变回“原型”,这也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主要来源。

威高血净的关联交易还不止于此,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威高日机装、威高泰尔茂、日机装、威高肾科等也都是关联方。其中,威高日机装是与日机装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公司,威高泰尔茂则是与泰尔茂全资子公司泰尔茂中国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公司。

威高血净核心产品并非自主研发,而是从合资公司采购后进行销售,血液透析机主要自合资企业威高日机装及日机装采购,腹膜透析液主要自合资企业威高泰尔茂采购。

报告期内,威高血净重大关联采购额就分别达到3.73亿元、5.24亿元、6.50亿元、8.03亿元及2.52亿元,与威高系其他公司的一般关联采购项目更是不计其数。总关联采购额分别为4.88亿元、6.31亿元、7.84亿元、9.34亿元及2.85亿元。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威高血净更像是一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公司的供应商和大客户均为关联公司。从关联方采购产品,再卖给关联方,威高血净有大量资金交易在体内循环,财务可信度极低。

保荐机构项目造假频出

值得注意的是,威高血净的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在2024年被曝出多个项目涉嫌造假。

比如,2024年8月深交所发布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2024年第5期)》中通报一起了IPO警示案例,剑指由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长晶科技。据通报,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发行人存在销售订单与对账单等重要支持性文件上的公章系粘贴的图片、销售订单存在事后编辑痕迹等情形。

同一个月,证监会一份题为《始终坚持“长牙带刺”,一以贯之严监严管》的通报中,由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华道生物被列为财务造假的典型案例。经查,华道生物以虚开发票的方式虚假销售产品,同时伪造销售回款,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连续三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8073万元,虚增利润总额约3777万元。

在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压实“看门人”职责的情况下,威高血净“带病闯关”将再次考验华泰联合证券的保荐质量。(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发布于 2025-06-18 02:35
收藏
1
上一篇:中信证券业绩创新高,股价遭遇增长魔咒,未来策略布局何在? 下一篇:东方证券新任董事长履新首秀,揭秘资管业务优势巩固与财富管理转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