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券商在华布局加速,汇丰前海、大摩业务资格申请现新进展
外资券商加速在华布局,汇丰前海、大摩申请业务资格有了新动向,这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分析:
1.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放宽外资券商的市场准入。这有助于引入更多国际资本,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 "汇丰前海":汇丰前海作为一家合资券商,在中国市场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申请业务资格的新动向可能意味着公司计划扩大业务范围,进一步深化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3. "大摩":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申请业务资格的新动向可能意味着摩根士丹利有意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以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4. "业务拓展":外资券商在中国申请业务资格,有望带来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
- "丰富产品线":外资券商的加入,将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 "提升市场效率":外资券商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
- "增强竞争力":外资券商的加入,将推动本土券商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5. "挑战与机遇并存":外资券商的加速布局,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例如,本土券商需要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来自外资券商的竞争。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相关内容: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灵霄
外资券商正在积极谋求各类业务资格。
近日,证监会对汇丰前海证券申请两融业务资格提出两点反馈意见。去年10月,汇丰前海证券向证监会提交《证券公司申请增加业务种类核准》材料。
反馈建议显示,请其补充说明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包括各项业务收入、利润情况,就公司是否符合“现有业务经营管理状况良好”进行论证;请其说明公司QDIE产品的投资标的、业绩及风险情况以及上述资质的获批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汇丰前海证券作为内地首家外资(港资)控股证券公司,于2017年8月成立。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与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金控”)共同组建,双方占股比例分别为汇丰51%,前海金控49%。
2022年4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对汇丰前海证券的持股比例从原先的51%提高至90%,而前海金控的持股比例则从49%降至10%。至此,外资获得绝对控股权。
3月1日,大摩证券(中国)也成功获批了两项业务资格。据上海证监局最新消息,已核准摩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增加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将“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自营”变更为“证券自营”。
证监会此前表示,将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的双向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积极支持境外优质主体依法投资入股境内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
近期,外资积极谋求各类业务资格,在华布局步调加速。
截至目前,国内外资控股或独资券商已达9家,分别是瑞银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星展证券、大和证券(中国)、汇丰前海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渣打证券、高盛高华证券以及摩根大通证券(中国)。
此外,花旗证券、法巴证券、日兴证券、青岛意才证券尚在等待入场。其中,花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在2月初刚获得最新反馈。
中证协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外资证券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占行业整体的5.60%、6.56%、7.1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