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副总裁兼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强调,公募业务非券商资管独木桥,应回归本源助力客户盈利
成飞作为国信证券副总裁和国信资管董事长,对公募业务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对其观点的解读:
1. "公募业务不是券商资管唯一出路":成飞认为,虽然公募业务是券商资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并非唯一的出路。这意味着券商资管可以探索多元化的业务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公募基金,还可以在私募、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多个领域寻求发展。
2. "回归本源帮客户挣钱":成飞强调,券商资管的核心职责是帮助客户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券商资管应该回归本源,专注于提升投资能力,为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
具体来说,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 "多元化业务布局":券商资管不应局限于公募业务,应积极探索其他业务领域,如私募股权、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 "提升投资能力":券商资管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投资团队的专业素养,通过科学、严谨的投资策略,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 "风险控制":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券商资管应高度重视风险控制,确保客户资产的安全。
- "客户服务":券商资管应加强客户服务,关注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总之,成飞的观点表明,券商资管在发展公募业务的同时,应关注多元化业务布局,回归本源,以客户为中心,
相关内容:
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4中国证券业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在论坛上发表主题为《坚守初心,方得欢心——共谋券商资管的趋势与未来》的演讲。
成飞表示,公募业务也许不是券商资管的唯一出路,各资管机构可以发展各自特色。他以海外大资管行业格局提供参考,称海外优秀的资产管理机构并不都是做公募业务发家,也不只是做股票等单一品种,业务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空间足够大,前景非常好,是星辰大海,不同的资产管理机构能走出自己的道路。”成飞说。
那么券商资管在打造差异化路线时应遵循的根本理念是什么?成飞认为,为客户挣钱才是王道。他还介绍了国信资管实践时的三点思考:即在投资上只做自己能力圈的事,在客户上聚焦高净值,在产品上坚持扬长避短。
成飞表示,第一,国信资管不是每个产品线都做,比如目前为止没有做量化产品,因为还未建设这方面的能力;第二,目前聚焦高净值客户,主要来自证券公司内部、商业银行私行、三方互联网渠道,这是国信资管的核心客户,其它客户不是不做,只是尚未重点发力;第三,在产品上做出国信特色,比如坚持做中长期限的产品,在成飞看来,短期限产品不匹配当前国信资管为客户挣钱的方向,也不在国信资管目前的优势范围内。
对于当前大资管行业存在的如“重管理规模,忽视客户投资回报”的现象,作为券商资管行业的“资深人士”,成飞表示,相信券商资管会走出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一起摒弃对无效规模的盲目攀比。
同时,考虑到券商资管的客户群体比公募基金更为垂直——以高净值客户为主,因此成飞提出呼吁:希望券商资管行业能把服务做得更加精细化。“我们的客户都是相通的,有时我们遇到某机构客户与某家券商资管合作后,受到了伤害,这家机构客户再也不跟券商资管行业合作。所以我们要团结在一起,做好客户服务,把券商资管行业生态发展得更好,把客户维护得更紧密。”成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