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资管1.12亿港元加码招行投资,险资密集布局银行H股市场背后的逻辑解析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增持招商银行H股至1.12亿港元,这反映了保险资金对银行H股的持续关注和投资兴趣。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稳健的投资回报":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保险资金寻求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而银行H股往往能提供这样的机会。
2. "宏观经济背景":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背景下,银行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其业绩有望得到改善。保险资金看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3. "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开始关注中国银行业。保险资金作为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可能希望通过增持银行H股,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4. "资产配置需求":保险资金需要不断优化资产配置,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最大化。增持银行H股可以帮助保险资金在投资组合中增加一个稳健的资产类别。
5. "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银行业发展,包括放宽外资银行准入、推动金融创新等。这些政策为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保险资金的关注。
6. "估值优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银行H股的估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保险资金可能认为这是一个买入的机会。
总之,保险资金增持银行H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银行业稳健回报的看好,也包括对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和估值等方面的考虑。
相关内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继此前增持国有大行后,近日,平安再度增持招商银行。
据香港联交所1月13日披露信息,平安资管7日买入招商银行H股,涉及总额约1.12亿港元。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本次险资增持招行与先前增持国有行的逻辑一致,均是基于长久期资产端的配置,追逐高股息,避免利损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联交所数据统计,过去一个月,中国平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平安人寿、平安资管)累计增持H股上市银行已达30亿港元,涉及建行、工行、邮储、农行、招行5家银行。
1月13日收盘,招行A股报收于39.07元,上涨0.23%;招行H股报收于38.25港元,上涨0.53%。
平安资管持股招行H股已达5%
据香港联交所披露信息,1月7日,平安资管买入293万招行H股,每股平均价约38.17港元,合计约1.12亿港元。
截至1月13日,平安资管持有约2.3亿股招行H股,持股比例达5%,超过贝莱德集团位于招行H股股东的第六位,已经跻身联交所披露的大股东完整名单。
从股东结构来看,招商银行H股前四大股东均为招商局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分别为招商局集团、Best Winner Investment Limited(招商局旗下)、招融投资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计持有招行H股共39.05%比例,四者的最后申报日均为2021年10月,意味着近年来H股持股并未变化。
第五为花旗集团,共持有招行H股5.96%比例;第六为平安资管,共持有5.00%比例。
此外,虽未跻身大股东名单,但持股较多的机构还有贝莱德集团和摩根士丹利。联交所1月13日披露权益通知显示,两者持有招行H股比例均约为4.99%。

平安系斥资30亿“扫货”香江
一位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本轮平安增持招行,或与先前增持国有大行的逻辑一致。该机构近期看好红利的底层原因,就是“开门红”的险资支持。
自去年年底起,平安系频频扫货H股上市的国有银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过去一个月,中国平安及其一致行动人(平安资管、平安人寿)累计增持已达30亿港元。
2024年12月31日,平安人寿发布公告称,平安资管受托该公司资金,投资于工商银行H股股票,于2024年12月20日达到工商银行H股股本的15%,根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发平安人寿举牌。公告显示,此次举牌为平安资管通过竞价交易方式买入,资金来源于平安人寿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平安资管为平安人寿受托方,由同一控股股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控股。
从增持路径来看,平安通过多个账户增持工行H股。其中,平安人寿在2024年12月20日买入工行H股4500万股,目前持股比例达15%;平安资管于2024年12月31日买入工行H股1.09亿股,目前持股比例达17.11%;中国平安在2024年12月20日买入1.07亿股和今年1月2日买入1.55亿股,目前持股比例达16.02%。
此外,平安也在近期对建行、邮储、农行进行增持。
去年12月18日,中国平安和平安资管分别增持6770.3亿股和6725.5万股建设银行H股;随后,平安资管、中国平安、平安人寿分别购入了邮储银行H股共计约2560万股的股份;而后,中国平安、平安资管于今年首周分两次增持了农业银行H股1652.1万股和3167.8万股。

险资为何青睐银行H股
某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高股息的资产有一定的稀缺性,H股银行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对同一家上市银行,其H股的估值往往更低,股息率往往更高,这使得险资更偏好买入H股。
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险资增持银行H股的逻辑已是“明牌”,均是基于未来长久期资产端的配置,追逐高股息,避免利损差。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险资早已入局A股银行,且并不排除在本轮也增持了A股银行。
事实上,险资投资方式多样,可以直投和间投,可以分账户购入,以及在港股购入。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险资对银行股红利属性较为认可,2024年三季度末,险资重仓前20只个股中有11家为银行股,其中绝大多数银行的股息率超过5%。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