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认证严把关,银行开户必先验证“我是我”身份
为了防止实名认证中的虚假信息,银行在开户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身份验证措施,确保“我就是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验证步骤:
1. "身份证验证":客户需要出示有效的身份证件,银行工作人员会通过身份证读取器读取身份证信息,并与身份证上的照片进行比对。
2. "人脸识别":银行可能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要求客户在摄像头前进行面部扫描,系统会将扫描结果与身份证上的照片进行比对。
3. "信息核实":银行工作人员会核实客户提供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等,并与系统记录的信息进行核对。
4. "现场确认":在开户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可能会要求客户提供居住证明、工作证明等文件,以确认其身份的真实性。
5. "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措施":银行还会根据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要求,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资金来源合法。
6. "持续监控":银行会对客户的账户活动进行持续监控,一旦发现异常,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
通过这些措施,银行旨在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防止账户被用于非法活动,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相关内容:
假如你手持身份证别人却问你怎么证明"你就是你"?你会有什么反应?估计你的第一反应要么是一脸懵逼,要么一定会认为这人肯定是脑子刚刚进过大量自来水的白痴。

是的,这种情况换成是我也一定会认为他是个大白痴,也只有智商欠费的傻冒才能提出对智商极具杀伤力的问题。一个大活人站在你面前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却问怎么证明你就是你?这简直就是对智商的侮辱,更是对身份证的合法性、对公安部门的权威性赤裸裸的挑衅。
前期类似证明“我就是我”,“你妈是你妈”等等让人脑洞大开的奇葩证明在坊间轰动一时,好在最终这种荒诞离奇的神来之作引起高层的重视,而后明确指出群众办事各职能部门之间不得相互推诿扯皮,要让办事的群众少走路,不走冤枉路。

然而在这股奇葩证明刚刚有所收敛的时候,银行这边又刮起另一股证明“我就是我”的旋风。
以往我们到银行开户办卡只要带上本人身份证就OK了,同时还可以选择自助或柜台窗口办理非常的方便快捷,到了2021年的今天,个人办理开户的这种便捷性被画上个圆圆的句号。
如今办卡银行方面会要求你出示一系列与本人相关的有效证明,要求出示的证明材料在各行之间有所不同,以深圳为例主要包括:本人身份证,社保证明,本人实名注册手机号证明,居住证明,在职工作证明等。社保证、居住证、手机号实名认证证明是各大行的三大标配。

个别银行在这些证件的时间上还有进一步的明确要求,比如:农业银行需提供纸质社保流水证明,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则要求社保6个月以上,有些还会要求1年以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卡号,其它银行多数未对时间做出明确说明。
金融方面的专家对银行当前这种180度大转变的问题给出了专业解答,其表示:之所以银行会对开户增加限制条件,主要是为了响应国家“断卡行动”的号召,打击银行卡电话卡犯罪活动,防止实名不实,从源头上根除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

实名不实?
开户是本人+身份证+现场验证+拍照存档怎么可能不实?即使不实也不能甩锅用户,把关不严的主要责任也在银行方,早期随处可见一个背包、一部手拖车走街串巷吆喝着“办卡咯”的家伙们,他们的信用卡几乎是按公斤批发,如今利用银行卡违法诈骗的多了却把责任推给了用户。
就说现在的新规吧,新增的社保证明是本人,手机卡是本人,工作证明也是本人,居住证等还是本人,这与身份证有任何差别,身份证都无法证明本人了其它就可以?
增加这么多限制已经完全超越单纯的为了证明本人的目的,应该是相关方为了获取更多的风险担保,意思就是万一你利用银行卡犯事了我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找到你,让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呵呵,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

有网友就对银行开户新规提出质疑,社保连续缴存6个月以上证明,刚来的人该咋办?刚毕业来找工作的咋办?业务往来需要的咋办?自由职业者又该咋办?
就说深圳吧,深圳属于典型的输入型城市,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应届毕业生前来找工作,没有工作,没有社保,没有居住证是不是把他们统统拒之门外?那么深圳的人才引进政策也就形同虚设了。个别银行人士对此给出这样建议,“可以在正式入职后再办理工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