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租房必看,小心避开的五大租房陷阱

毕业租房必看,小心避开的五大租房陷阱"/

毕业租房时,为了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坑”:
1. "虚假房源":警惕那些看起来价格非常低廉,但要求预付高额定金的房源。这些可能是虚假信息,目的是骗取定金。
2. "租金陷阱":有些房东会故意把租金压低,然后在合同中增加各种额外费用,如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导致实际支出远高于预期。
3. "合同陷阱":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条款,注意租金、押金、租期、维修责任等关键信息。警惕那些含有模糊条款或不利条款的合同。
4. "中介费陷阱":有些中介会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甚至在没有提供实质性服务的情况下也要收费。
5. "安全隐患":租房前要检查房屋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电路、燃气等,确保居住安全。
6. "租金上涨":有些房东会在租约到期后突然提高租金,甚至要求提前支付下一年的租金。
7. "押金问题":押金是租房时的常见支付方式,但要注意押金退还的条件和流程,避免押金被无端扣留。
8. "合同不规范":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口头协议,因为口头协议在法律上难以作为证据。
9. "邻里关系":租房前最好了解一下邻居的情况,避免因为邻里关系问题影响居住体验

相关内容:

是一年毕业季,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很多都需要租房。然而租房可能面临许多陷阱,新毕业大学生应该多加警惕。

在很多一线城市,租赁房源紧俏,出租屋被中介机构或者是房东打了隔断,新毕业大学生应该明确的是,打隔断的房屋是不合规的,且具有安全隐患,应该避免租住此类房屋。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有关负责人提示,租房前要查看出租房有无房屋权属证书,不要租住没有房屋权属证书的房屋;要到出租房实地查看,不要租住墙体倾斜开裂、电线私拉乱接、违规打隔断等有安全隐患的房屋;要查看出租人的身份证件,确认出租人是否为房东本人,如出租人不是房东本人的,还要查看是否有房东同意转租的书面证明;对合租房屋的,要了解合租人数量、性别、职业、生活习惯、联系方式以及水电气等费用分摊规则,并尽量将相关事宜写入房屋租赁合同。

在租房过程中,还应该识别和提防“黑中介”陷阱。有关专家提示,在签订租赁合同前,要查看中介机构有无营业执照和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证明,不要通过没有营业执照、没有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证明的“黑中介”租房。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中介机构是否办理工商登记,并通过当地房地产主管部门(如市房管局、市住建委)的网站查看中介机构是否办理备案。

同时,应该警惕低租金和零佣金陷阱。明显过低的租金和零佣金,往往是“黑中介”为骗取订金、租金等而设下的圈套。“黑中介”常常以低租金或零佣金引诱租房人,随后以要租该房的人很多、本人或房东较忙不能见面等为由,要求租房人先交订金、租金等,而后很有可能卷款消失。

为防范此类陷阱,在租房前最好先比较一下邻近房屋的市场租金水平,对明显低于市场租金或零佣金的房源信息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

此外,还应该小心不规范租赁合同陷阱。有的出租人口头承诺很好,但事后不承认、不兑现;有的出租人采用不公平、不合理的租赁合同文本,存在出租人可单方涨租、单方解除合同、租房人不得提前退租、要一次性预付全年租金等霸王条款。为防范此类陷阱,要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并尽量采用房地产主管部门或者房地产中介行业组织发布的租赁合同示范(或推荐)文本,不要轻信出租人的口头承诺。

针对饱受诟病的长租公寓甲醛超标问题,新毕业大学生们应该提高警惕,尽量避免选择新装修出租房源,同时呼吁长租公寓企业加强自律,加大对持有房源房屋空气质量的改善力度,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经济日报记者 亢 舒)

发布于 2025-06-28 07:12
收藏
1
上一篇:楼市平稳健康发展策略探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下一篇: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困境与突破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