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跌破1元警示,企业净资产堪忧,投资需谨慎

股价跌破1元警示,企业净资产堪忧,投资需谨慎"/

股价跌破1元,通常被称为“退市风险警示”或“面值退市”。在中国股市,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人民币,交易所会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会加上“ST”字样,提醒投资者风险。
至于净资产,这是公司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剩余价值,是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体现。如果股价跌破1元,并不意味着公司的净资产也为零或负值。实际上,公司的净资产可能仍然为正,因为净资产是公司长期积累的资产价值。
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情况:
1. "净资产为正":即使股价跌破1元,公司的净资产可能仍然为正,这表明公司具有一定的资产价值。
2. "净资产接近或等于0":如果公司连续亏损,且亏损额接近或超过了净资产,则净资产可能接近或等于0。
3. "净资产为负":极端情况下,如果公司连续亏损,亏损额超过了净资产,则净资产可能变为负值,这种情况称为资不抵债。
需要注意的是,股价跌破1元并不意味着公司一定会退市。退市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如连续亏损、连续两年审计报告显示资不抵债等。此外,公司也可能通过重组、增资等方式改善财务状况,避免退市。

相关内容:

ection style="margin-left: 8px;margin-right: 8px;margin-bottom: 24px;line-height: 1.75em;">江西最大本土房企新力控股(02103.HK)即将被港交所强制退市的消息震撼地产圈。谁会是下一个退市房企?
曾经的“四川一哥”蓝光发展(600466.SH)正面临极其危险的时刻——由于同时触发了A股“交易类强制退市条款”和“财务类强制退市条款”,拥有30多年历史的蓝光发展已经处于退市倒计时中,或将成为此轮出险潮中第一个被踢出A股的房企。
除了蓝光发展,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中,泛海控股、中天金融、ST泰禾也已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中。“在退市之前,有些公司或许会选择撑一下股价,但如果上市公司彻底躺平,一旦强制退市,投资人手中股票将变得一文不值。”一家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说道。
股价跌破一元,净资产负200多亿

此轮债务出险的房企中,“江西一哥”新力控股成为第一个被港交所强制退市的内地房企。而在A股上市房企中,“四川一哥”蓝光发展则成为第一个被拉响退市警报的开发商。
4月6日,蓝光发展股价首次跌破1元/股。根据A股的“1元退市制度”,如果上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终止上市交易。
“如果公司不想退市,在20个交易日内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撑股价,把股价提到1元以上,但截至目前蓝光发展还没有相关动作。”4月14日,总部位于上海某券商的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
蓝光发展4月6日收盘价为0.95元/股,而经过多个交易日后,到14日上午11时,其股价已经进一步下跌至0.86元/股。
目前,蓝光发展已经发布“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公告”,公告中提到可能遭遇强制退市的两大原因:一是股价已经低于人民币1元/股;二是经初步测算,截至2022年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8.21亿元,即期末净资产已为负值。
上述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在A股全面注册制下的退市规则中,蓝光发展已经触发两类强制终止上市的情形,一是“交易类强制退市”,即股价低于1元;二是“财务类强制退市”,即T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蓝光发展称,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上交所将自该情形出现的次一交易日起,对公司股票实施停牌。
停牌后,在15个交易日内,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上交所将作出是否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也就是说,最迟到4月28日蓝光发展披露审计报告时,其股票可能会“加星戴帽”(股票前加*ST标识),到5月5日该股会不会被强制退市亦将揭晓。
按上交所规则,上市公司被作出强制终止上市决定后,还可以进入退市整理期,在股票简称前冠以“退市”标识,但是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1元退市制度”就在此列。
高光期仅维持两年,市值蒸发近400亿

作为曾经的四川最大房企,蓝光有31年的发展历程,但从年销售额破千亿元到净资产负200多亿元,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这家房企为何突然从高处坠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蓝光发展的创始人杨铿就投身商海,他26岁当上成都大型国企的开发部主任,29岁创立自己的公司生产汽车配件。1992年,30岁出头的杨铿在沿海地区考察一圈后,敏锐察觉到中国房地产大有可为,回成都创办了“成都蓝光房屋开发公司”,后来成为了四川当地规模最大的房企。
2015年,蓝光成功借壳上市登陆A股,融资渠道打开后,开始大力进行全国化布局。那时蓝光的新增土储数量翻倍增加,销售额也从2015年的百亿级发展到2019年的千亿级。
2019年是“四川一哥”蓝光发展的巅峰时刻,为了凸显自身已经转变为全国化房企,蓝光启动了位于上海虹桥的“第二总部”,在全国各地总计豪掷654亿元拿地。
同年10月,旗下物业公司蓝光嘉宝服务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蓝光实现了“A+H”双资本平台共舞。
但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两年,到2021年年中,蓝光便宣布公开债务爆雷,此后就深陷泥潭,撤离上海虹桥总部、卖掉了医药资产和物业公司,高管大批离职,杨铿则将董事长一职让位给儿子杨武正。
在短暂的辉煌期中,过于激进的扩张策略为其后来的轰然倒地埋下伏笔。
从2015年到2020年,蓝光发展多次在全国各地横扫高溢价地块。2015年,蓝光发展以近20亿元拿下合肥市高新区230亩的地块,楼面地价5540元/平方米,溢价率124%;2016年,蓝光发展以9.97亿元在青岛拿地,溢价率高达204%。2020年4月,蓝光历经近3个半小时、196轮激战,以溢价率123%拿下河南南阳一幅地块;随后的5月和6月,又以151%、149%的溢价率继续在河南补充土储;8月,蓝光百轮激战击败央企中海,首进石家庄,溢价率达到99%。
整个2020年,蓝光有21幅新增地块的溢价率超过了50%。而2020年8月“三道红线”政策出台,对这种激进扩张的民营房企产生了致命打击。
到2021年,蓝光发展巨亏138.34亿元,2022年预亏219.37亿元,截至2022年年末,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转负,为-208.21亿元。
回看2015年刚借壳上市时,蓝光发展最高股价一度达到13.6元/股,如今已跌成“仙股”,市值蒸发了近400亿。
蓝光发展之外,A股还有多只房地产股票有退市风险。比如泛海控股,其股价已经长期在1元-1.05元之间徘徊,截至4月14日午间休盘,股价为0.99元。
中天金融股价目前为1.01元,ST泰禾为1.13元,美好置业为1.19元,它们都有在近期触发“1元退市规则”的可能性。此外,根据业绩预告,嘉凯城也有净资产为负的风险,一旦正式发布审计报告,需要警惕其触发财务类退市条款,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加*ST标识)。
值班编辑:菜小七


发布于 2025-07-02 20:23
收藏
1
上一篇:上交所“亮剑”另类增收规避退市,坚决扛起退市主体责任 下一篇:ST板块摘帽预期落空,个股批量跌停,指数再创历史新低引发市场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