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融资融券制度亮相,创新举措助力市场流动性全面升级
北交所(北京证券交易所)推出融资融券制度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以下是这一举措的几个关键点:
1. "增加市场活力":融资融券制度允许投资者通过借入资金或证券进行交易,这样可以增加市场的交易量,提高市场的活跃度。
2. "提高市场效率":通过提供更多的交易工具,融资融券制度有助于提高市场的资金使用效率,使得资金和证券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3. "风险控制":虽然融资融券制度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但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风险。因此,北交所会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市场的稳定运行。
4. "投资者保护":融资融券制度实施过程中,北交所会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确保投资者在享有便利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和承担相应的风险。
5. "完善市场结构":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有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6. "促进市场开放":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体现,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
总之,北交所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对于改善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关内容:
据北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投资者交易习惯,北交所融资融券业务总体上比照沪深市场成熟模式构建,包括券商资格管理、投资者准入、账户体系、交易方式、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及折算率、权益处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均与沪深市场两融业务保持一致。同时,根据北交所市场特点在转板股票融资融券业务衔接方面作出适应性安排,一是《融资融券细则》明确了标的股票转板的将被调整出标的股票范围;二是《融资融券指南》在会员交易业务管理中明确转板证券的融券合约应及时了结;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转板的,北交所自停牌之日起将其调整出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融资融券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国际证券市场中较为成熟的交易方式。投资者可以在预测证券价格将要上涨时融资做多放大收益,或在预测证券价格将要下跌时融券做空获取收益,还可以通过融券交易对冲持仓风险。交易所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有利于吸引增量资金,改变“单边市”状况,促进市场双向价格发现,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据悉,北交所前期在两融规则征求意见期间,已组织各市场参与者同步开展技术系统准备工作。今年9月26日至11月4日期间,北交所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等机构,组织市场完成了三轮仿真测试。本次融资融券业务规则发布后,北交所还将积极组织各市场参与者尽快完成技术改造、组织证券公司根据规则要求完成内部制度准备、融资融券交易权限申请、为客户信用证券账户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等工作。待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后,将另行公布标的股票名单和可充抵保证金证券名单,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交易。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开市以来,构建了连续竞价的基础交易制度,市场运行平稳,合格投资者群体迅速壮大,流动性水平明显提升。此次推出融资融券制度,是北交所持续推进市场功能建设的重要举措,能够为投资者采取多元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提供有效支撑,增强市场活力与韧性,对完善北交所交易机制、提升二级市场定价功能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