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融资融券制度正式推出,助力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优化
是的,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在2021年11月正式推出了融资融券制度。这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中国第三家实施融资融券制度的交易所。
融资融券制度是指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公司借入资金购买股票(融资)或者借入股票卖出后买入(融券),以此来放大投资规模或者进行对冲操作。这一制度的推出对于北交所市场来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1. "改善市场流动性":融资融券可以增加市场的交易量,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有助于形成更加活跃的交易环境。
2. "丰富投资策略":投资者可以利用融资融券进行多空操作,增加投资策略的多样性。
3. "风险管理":融资融券可以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帮助投资者对冲市场风险。
4. "吸引机构投资者":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市场,从而促进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5. "促进市场公平":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可以增加市场的公平性,防止大额交易对市场造成短期波动。
北交所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有助于促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
相关内容: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黄盛)日前,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发布了《北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业务指南》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细则》。
据北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投资者交易习惯,北交所融资融券业务总体上比照沪深市场成熟模式构建,包括券商资格管理、投资者准入、账户体系、交易方式、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及折算率、权益处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均与沪深市场两融业务保持一致。同时,根据北交所市场特点在转板股票融资融券业务衔接方面作出适应性安排,一是《融资融券细则》明确了标的股票转板的将被调整出标的股票范围;二是《融资融券指南》在会员交易业务管理中明确转板证券的融券合约应及时了结;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转板的,北交所自停牌之日起将其调整出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融资融券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国际证券市场中较为成熟的交易方式。投资者可以在预测证券价格将要上涨时融资做多放大收益,或在预测证券价格将要下跌时融券做空获取收益,还可以通过融券交易对冲持仓风险。交易所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有利于吸引增量资金,改变“单边市”状况,促进市场双向价格发现,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据悉,北交所前期在两融规则征求意见期间,已组织各市场参与者同步开展技术系统准备工作。今年9月26日至11月4日期间,北交所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等机构,组织市场完成了三轮仿真测试。本次融资融券业务规则发布后,北交所还将积极组织各市场参与者尽快完成技术改造、组织证券公司根据规则要求完成内部制度准备、融资融券交易权限申请、为客户信用证券账户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等工作。待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后,将另行公布标的股票名单和可充抵保证金证券名单,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交易。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开市以来,构建了连续竞价的基础交易制度,市场运行平稳,合格投资者群体迅速壮大,流动性水平明显提升。此次推出融资融券制度,是北交所持续推进市场功能建设的重要举措,能够为投资者采取多元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提供有效支撑,增强市场活力与韧性,对完善北交所交易机制、提升二级市场定价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