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震区上市公司积极回应,生产经营稳健,抗灾发展两不误
四川震区上市公司回应灾情,表示生产经营正常,这体现了企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上市公司能够迅速恢复生产经营,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为灾区的重建和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解释为什么这些上市公司能够在灾后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1. 企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些上市公司可能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迅速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2. 企业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可能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在灾后迅速采取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3. 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在灾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4.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在灾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可能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减免税费、提供物资等,有利于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5. 企业具有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企业可能具备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能够在灾后迅速调整供应链,确保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总之,四川震区上市公司在灾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为灾区的重建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内容:

新华社/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唐强
“怎么回事,怎么站不稳?怎么吊灯在摇?”这就是证券时报记者于6月17日22时55分在成都家中的亲身感受,两秒钟之后,迅速回过神来——地震了!
随后,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截至证券时报记者发稿,此次地震已经造成13人死亡,199人受伤。
五粮液、天原集团、浪莎股份、宜宾纸业等多家上市公司位于宜宾,目前相关公司均已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地震对公司没有影响。其中,五粮液、泸州老窖、新希望等四川上市公司已启动紧急预案,向灾区提供救援物资和帮助。
紧急转移安置逾8000人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悉,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长宁县双河镇,震中距离宜宾城区38公里,距离长宁县城22公里,而在长宁县以北300公里的成都市,也有明显的震感。
据宜宾发布官方微博披露,截至6月18日15时30分,地震共造成长宁县、珙县、高县等区县受灾,受灾人口142832人,因灾死亡13人,其中长宁县9人,珙县4人,受伤199人(其中危重伤员6人、重伤16人、轻伤和轻微伤177人),紧急转移安置8447人;倒塌房屋73间,严重损坏房屋19间,一般损坏房屋12723间。
此次地震序列相对活跃,截至18日8时30分,共记录到3级以上余震17次,其中3.0至3.9级地震12次,4.0至4.9级地震3次,5.0至5.9级地震2次。地震发生后,四川省便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宜宾市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迅速核查灾情,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确保社会稳定。
上市公司纷纷回应灾情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6月18日凌晨,在地震发生75分钟后,地处宜宾的白酒巨头五粮液,紧急组织了协助救援的消防队,带着生命探测仪、热像仪、应急装备等救援物资出发前往灾区。五粮液集团公司还决定捐款2000万元,帮助震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此外,新希望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长宁县应急救援部门,调集紧缺应急物资。18日8时30分,新希望调配的首批救援物资发往长宁县双河镇;13时,1200件美好自热米饭、自热小火锅、火腿肠、矿泉水等第二批救援物资运往长宁县硐底镇。红旗连锁也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三大配送中心24小待命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调运救灾物资,首批牛奶、方便面等物资已准备完毕,将尽快运往灾区。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地震震中为长宁县双河镇,而长宁县则隶属于宜宾市,经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位于宜宾的上市公司包括五粮液、天原集团、浪莎股份、宜宾纸业等4家。
6月18日早间,对于此次四川宜宾长宁6.0级地震的影响,五粮液、天原集团、宜宾纸业、浪莎股份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均对证券时报记者回应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地震对公司没有影响。
此外,泸州老窖证券代表王川回复投资者称,长宁地震没有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请各位投资者放心。当日午间,泸天化发布公告,该公司所在地四川省泸州市距离震源较近,具有较强震感。截至目前,此次地震未对泸天化生产经营造成影响,该公司资产、人员未受到任何损伤,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天原集团发布公告,该公司生产装置未受地震影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公司将积极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公司财产安全。
地震发生后,在四川证监局的指导下,四川证券期货业协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与宜宾地区华西证券、安信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等14家证券营业部负责人电话联系了解受灾情况。据悉,相关营业部宜宾地区均无人员受伤情况,部分营业部出现轻微墙体裂缝,除华西证券珙县营业部因墙体裂缝严重被封锁外,其余13家营业部均正常营业。
“成都造”地震预警刷屏
地震发生时,四川多地街头迅速聚集了大量避险群众,而一则关于地震预警倒计时的视频也在朋友圈刷屏。
在成都现场,证券时报记者亲历当时的紧张氛围:电视屏幕右下角,实时播放地震预警,地震波还有41秒到达,随即开始倒计时,并提示请合理避险。
记者从成都市高新区了解到,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震中附近宜宾、泸州、自贡、成都等地民众通过电视、手机、专用预警终端收到预警提示。达到烈度阈值的终端都发出地震预警警报或提示。
据悉,大陆地震预警网是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已成功预警九寨沟7级地震等52次破坏性地震。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初步统计,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成都市、凉山州、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雅安市、云南省昭通市等212所学校提前0秒~57秒发出预警,学校师生及时采取了避险措施避险,保障了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其中,成都市180所学校提前收到预警,成都市101个社区提前57秒~68秒发出预警。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5月,高新区率先与高新减灾所合作,在60个社区全面启用地震预警大喇叭,占成都高新区社区总数的80%。在此次地震中,这些大喇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都高新区的众多居民听见了60秒倒计时预警警报。
“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新减灾所所长王暾如是表示。
王暾对记者指出,地震预警信息源还需要接入所有地震区中小学、危化企业,为地震脆弱对象打通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减少人员伤亡,减少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