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建助力碳达峰,钢铁行业盈利弹性有望全面释放

大基建助力碳达峰,钢铁行业盈利弹性有望全面释放"/

“大基建”和“碳达峰”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战略方向。
“大基建”通常指的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网络等多个领域。这样的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并且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碳达峰”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国家或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步骤,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盈利弹性受到上述两个战略的影响:
1. "大基建带来的需求增长":随着大基建项目的推进,对钢铁的需求将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因此这将直接推动钢铁行业的需求增长,进而可能提升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
2. "碳达峰带来的转型机遇":在实现碳达峰的过程中,钢铁行业需要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这可能会推动行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
3. "政策支持":为了实现碳达峰目标,政府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比如提供税收优惠、补贴等,这些政策都有助于钢铁企业释放盈利弹性。
因此,可以说,在“大基建”叠加“碳达峰”的背景下,钢铁行业的盈利弹性有望得到释放。但是,这一过程也可能伴随着一定的挑战,比如成本

相关内容:

源:经济参考报

3月3日,同花顺钢铁行业板块早盘上涨1.21%,随后一路走高,领涨行业板块。当日钢铁板块收涨6.13%,36只成分股全线上扬。其中,包钢股份、鞍钢股份、华菱钢铁、沙钢股份等7只个股涨停。此外,另有宝钢股份、中信特钢、南钢股份、柳钢股份等7只个股涨幅超6%。

今年普遍倡导的“就地过年”政策使多地春节期间持续施工,开工率提升下钢材需求好于往年,更早更强的旺季要素也进一步支持钢材等价格上涨。

机构监测数据显示,虽然2月份钢铁行业仍然处于传统淡季,但受经济快速恢复、下游需求攀升预期影响,景气度提升明显。从兰格钢铁区域价格指数来看,2月六大区域钢材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华北地区涨幅最大,为7.9%;华东地区涨幅最小,为6.1%;其他区域涨幅居中,在6.3%-7.1%之间。

从近期钢材市场价格表现看,春节前现货市场成交清淡,且由于冬储价格较往年偏高,市场商家冬储意愿不足;春节假期过后,在成本支撑力度强劲和市场需求预期向好的因素推动下,国内钢材市场出现了快速拉涨的行情。根据兰格钢铁的统计数据,2021年2月钢铁流通业PMI总指数为48.3,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看,构成钢铁流通业PMI的10个分类指数9升1降。其中,销售量、销售价格、总订单量、采购成本、到货速度、库存水平、企业雇员、走势判断和采购意愿9项指数上升,仅有融资环境1项指数略有下降。

今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基建”持续带动整体钢材需求。2021年以来各省市重大项目计划纷纷落地,在建、新建项目密集开工。此外,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交通建设领域,将完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在融资收紧背景下,下游房地产企业有望保持高周转的推盘模式,地产新开工不弱。而伴随工业企业利润的修复及出口的拉动,制造业需求的持续性较强,用钢需求将维持高位。展望全年,国泰君安认为,全球经济或在2021年迎来复苏,钢材需求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不仅如此,随着碳达峰目标约束明确,机构预计2021年钢铁行业业绩稳定性将稳步提升。华宝证券分析师王合绪指出,压缩粗钢产量为行业带来二次供给侧改革预期,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第一耗能大户、工业体系内第一碳排放大户。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节点,工信部明确2021年重点工作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需强供弱”将推动2021年钢铁行业供需格局趋紧,企业盈利具备较大向上弹性。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成长性和成本优势兼具的行业龙头、碳中和下电炉钢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优选高性能特钢、减少钢材用量或将成为趋势,特钢需求或逐渐上升,特钢及高端材料细分赛道龙头将获关注。

【纠错】【责任编辑:刘绪尧 】

发布于 2025-07-03 22:49
收藏
1
上一篇:已认定为个人合格投资者,揭秘佣金及融资利率优惠上限 下一篇:公务员身份限制农村集体成员资格,另辟蹊径加入农民信用社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