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自流井口袋公园,尽展城市微缩画卷,重现井盐生产历史风情

自贡自流井口袋公园,尽展城市微缩画卷,重现井盐生产历史风情"/

四川自贡自流井口袋公园,作为一座集历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公共空间,通过精心设计,成功重现了井盐生产的历史场景,展现了城市方寸之美。
这座口袋公园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是自贡市首个以井盐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占地约5000平方米,以“井盐文化”为主题,通过展示井盐生产的历史、技艺和特色,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和传承井盐文化。
公园的设计巧妙地将井盐生产的历史场景融入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井盐文化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盐井模型,周围环绕着展示井盐生产历史、技艺的雕塑和壁画。游客可以在此了解井盐生产的全过程。
2. 盐井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着丰富的井盐生产工具、历史文献和珍贵文物,让游客深入了解井盐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3. 盐工生活区:展示盐工们的生活场景,包括盐工的住所、生活用品等,让游客感受盐工们的辛勤付出。
4. 盐田景观区:模拟古代盐田的景象,游客可以在此体验采盐、晒盐等传统技艺。
5. 休闲广场: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设有座椅、亭台等设施。
通过这些设计,自贡自流井口袋公园成功地将井盐生产的历史场景呈现在市民面前

相关内容:

小而精致的口袋公园,不仅让城市更美丽、更绿色、更宜居,还能让群众在人居环境的改善中收获幸福感。近日,在自贡市自流井区大同路、郭家坳路交岔路口的盐仓口袋公园,不少居民正围坐在广场上晒太阳,四周盐元素设计格外突出。

据了解,公园占地面积约700㎡,以“盐仓”故事为主题,将以前的盐仓大门等元素嵌入公园主景墙中,再现盐仓工人管理、经营的场景,叙述盐仓文化,也让历史记忆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2023年以来,自流井区积极响应民生实事工作要求,按照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步行10分钟可达的建设主旨,充分研究城市用地空间,梳理百街小巷,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打造了25个口袋公园(邮票绿地)。

79岁的居民陈阿姨,居住在火井沱社区近20年。这些年来,陈阿姨亲眼见证了家门口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出行很不方便,卫生差、交通乱,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到处干净整洁,平常和街坊邻居到漂亮的口袋公园坐一坐、聊聊天,日子过得很幸福。”陈阿姨说。

距离盐仓口袋公园不足两公里的“小桥井口袋公园”也是来头不小。这个口袋公园依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桥井天车而建,场地空间分为文物保护区、小桥景观区、文化广场区。以小桥井和天车为主题,打造盐业文保展示点,既保护和展示了现有文物资源(天车、井),同时还原小桥井的历史场景,为居民营造了一个以文化展示为主的休闲活动空间。

据自流井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整体来看,自流井区口袋公园的设计和建设,都充分结合了城市体验线路,并着重挖掘区域历史文化故事,围绕遗址展示、挖掘珍贵文化结合风土人情等条件,修复和营造能唤起乡愁记忆的传统景观风貌和空间场景,极大增强了居民的地方归属感,可以多维度、多主题讲好“最美生活小故事”,得到了市民及辖区居民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同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

2023年以来,自贡市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特色街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民生实事之一,在全市范围内着力打造口袋公园(邮票绿地)200个,在建设上下足绣花功夫,对城区闲置微小空间“见缝插绿”,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遇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自流井区委宣传部)

推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布于 2025-07-04 01:41
收藏
1
上一篇: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合现代工业与非遗传承,西部门户展现独特“西”引力 下一篇:行走自贡,探寻俞冲——自流井与沿滩交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