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领跑智慧安防,铸就行业新篇章
海康威视(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是中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专注于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海康威视是全球视频监控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其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以下是海康威视的一些特点:
1. 技术实力:海康威视在视频监控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
2. 产品线丰富:公司提供包括摄像头、录像机、视频分析、视频管理软件等在内的全系列视频监控产品。
3. 国际化布局:海康威视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个分支机构,产品销售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行业标准制定: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视频监控领域的标准制定,推动行业发展。
5. 企业社会责任:海康威视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海康威视的发展历程如下:
1. 2001年,公司成立,主要从事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 2004年,海康威视成功上市,成为国内视频监控领域的上市公司。
3. 2008年,公司收购了美国视频监控企业Dahua,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
4. 2015年,海康威视成为全球视频监控领域的领军企业。
5. 2020年,公司推出新一代视频
相关内容:
在被曝出“黑天鹅”事件后,海康威视的股价并没有遭遇预期中的跌停,反而复牌后的5个交易日内有3日股价收涨。同时,机构始终力挺海康威视,为其“辩护”。
“安全门”飞进羊年首只“黑天鹅”
2月27日晚间,江苏省公安厅发布通知,江苏省各级公安机关使用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设备已经被境外IP地址控制”。同时要求对全省海康威视监控设备进行全面清查和安全加固。这是羊年以来,首只飞进上市公司的“黑天鹅”。
通知一出,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生产商和公安系统监控设备的提供商,海康威视很快受到外界的极大关注。
对于江苏省公安厅指出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月28日,海康威视就通过其微信公众账号对“设备安全”进行了说明。海康威视当日称,经初步了解江苏省互联网应急中心通过网络流量监控发现部分在互联网上的海康威视设备因弱口令(通常认为容易被别人猜测到或被破解工具破解的口令,如123456、888888、admin等)问题,被黑客攻击。对此海康威视表示,所有暴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设备都会面临黑客攻击的风险。黑客利用病毒破解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植入脚本文件,将设备挟持为病毒源,扫描攻击其它网络设备。
同时,对于“弱口令风险”,海康威视表示在2014年3月通过公司官网公告等方式提醒用户修改设备初始密码。
3月1日晚间,海康威视发布《关于部分监控设备遭到网络攻击的情况说明》,针对被感染设备、互联网设备弱口令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对于突然飞来的“黑天鹅”,海康威视宣布3月2日股票临时停牌1天。
3月2日晚间,海康威视召开了投资者电话会议,会议除了对投资所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外,海康威视表示,这次事件对公司的品牌和声誉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对公司整体业务无实质性影响。至于是否会影响国内政府的采购趋势,目前公司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看法。
利空或出尽 股价回升
尽管海康威视在3月3日复牌前做足了关于“安全门”的说明,复牌当天公司股价仍旧大跌7.5%,单日市值蒸发9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当日海康威视成交金额逾30亿元,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基金四季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有72家主力机构,其中44只基金重仓海康威视,持股总数为1.46亿股,持股总市值为32.66亿元。若目前基金持仓未发生变化,则受累3月3日海康威视的大跌,重仓基金累计账面浮盈缩水3.24亿元。
在3月3日大跌后,海康威视并没有持续走跌,持续震荡。截止3月9日收盘,报27.5元涨2.61%。
另外,从海康威视此前披露的2014年业绩快报来看,公司2014年有着不俗的业绩。公告显示,净利润46.73亿元,同比上涨52.37%。
海康威视认为业绩同比增长原因在于,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依旧保持较高的景气度。同时,公司依托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的产品开发体系和日渐增强的国内外营销网络,以及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紧紧抓住了视频监控IP化的大潮,在国内及海外市场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时,对于海康威视所在的信息安全市场,有分析师表示,中国的信息安全建设占IT投资的比例仅1.5%,而国外这一占比在10%左右。“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年信息安全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50亿元,预计下一个5年信息安全将是一个1000亿元规模的市场。
短期冲击市场信心 机构为其“辩护”
海康威视此次遭遇“黑天鹅”,使得市场对于海康威视的底层硬件和未来订单产生担忧,更重要的是公安机关发文的表达形式冲击了市场信心。
对此,银河证券分析师王莉表示,这样的冲击是短暂的,因为从比例上来看,海康威视大概只有5-6%的设备直接接入了互联网,而受到攻击的比例更小。从数量上来看,受到攻击设备大致在数万台,且大部分被公司快速在线修复。所以,攻击实际导致的损失是有限的。
同时,王莉称,政府的例行排查着力点是解决安全问题,相信在海康威视妥善解决相关设备的安全问题后,不会影响后续订单的承接。维持对海康威视的“推荐”评级。
相比较于其他机构而言,长江证券的最近一期研报更像是一份基于海康威视投资者电话会议的“辩护书”。长江证券认为,所有在公共互联网上工作的IT 设备都有被黑客攻击的风险,黑康威视的监控设备也不例外。但是,不能因为互联网设备受到攻击就简单地认为设备制造商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同时,长江证券还对江苏省公安厅及其所发文件提出质疑,“江苏省公安厅下属各地市单位所使用的海康威视的监控设备应该已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现弱口令问题呢?”长江证券认为,江苏省公安厅发的文件应该属于“内部文件”,本来是不应该轻易公开,对于选择此时公开这份文件的人到底出于何种动机也提出质疑。
长江证券认为,海康威视不应该是此次安全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安全门”事件并不会对海康威视后续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前景造成实质性影响。所以,依然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预计2015-2016 年公司的EPS是1.63 元、2.25 元,公司目前依然极具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