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股老师一声“做空”令,老人200多万积蓄险遭蒸发
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悲剧性的事件,其中一位被称为“荐股老师”的人给一位老人提供了“做空”的建议,导致老人投入了200多万元,几乎损失殆尽。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
1. "荐股老师":指的是那些提供股票投资建议的人,通常自称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专业知识。
2. "做空":在股票市场中,做空是指投资者预测某只股票的价格将会下跌,于是借入股票卖出,等股票价格下跌后再买回还给别人,从中获利。这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策略。
3. "200多万":这是老人投入股市的资金总额,表明这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4. "险些去无影":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意思是老人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投资。
这个事件反映了以下问题:
- "投资风险":股市投资本身就存在风险,尤其是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来说,盲目跟风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 "信任问题":老人可能因为对“荐股老师”的信任而盲目投资,没有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投资风险。
- "监管缺失":对于“荐股老师”这类人的监管可能存在不足,导致他们可以随意提供投资建议,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这个事件提醒我们,在进行股票投资时,一定要谨慎,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投资风险,不要盲目相信他人的建议。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内容:

“荐股老师”一声“做空”令 老人200多万险些去无影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敏佳
2020-12-25 09:25
老人迷信某股票投资微信群信息,觉得“老师”讲课很有道理,眼馋“同学”们在群中晒出的高回报,不顾一切想要在收盘前跟上“老师”的“做空”操作赚大钱,结果自己的228万元资金险些被骗。日前,徐汇警方会同交通银行劝阻了这样一起网络投资诈骗案。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徐汇公安分局天平路派出所接交通银行徐汇支行报警称,有一位老人当天先后两次来行欲转款给外地某公司账户,金额巨大,称是投资股市,怎么劝也不听。接报后,民警赵文斌和同事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当事人是77岁的居民徐阿婆,见民警来了脸色大变,一面喊着“怎么还叫警察来了?时间来不及了,我不汇钱了,让我走吧!”,一面神色慌张地想夺门而出。
股市收盘是下午三点,目前时间是下午两点三刻,赵文斌敏锐地觉察到徐阿婆其实并未醒悟,只是想借故离开,并很有可能赶时间按照对方指示重新找一家银行转钱。民警连忙和网点经理一起拦住了阿婆,开展进一步劝阻解释。时间拖过了三点,徐阿婆叹息之余索性也和民警、银行员工聊起了汇款的缘由、经过。
原来,老人投资股市多年,不久前,不知怎的被拉进一个股票投资微信群,里面有群友在交流交易心得,还有“老师”在讲课,听了几次后,徐阿婆觉得蛮有收获的。只是由于自己在群里身份等级是“游客”,要想听“小班课”需要跟着“老师”投资达到一定量,成为“白金”、“钻石”会员级别才行。到底要不要跟投?看着每天群友们晒出的高回报截图,徐阿婆越来越心动了。
近期股市行情不佳,徐阿婆自己也亏了不少,“老师”提出了想靠“做空”某只股票达到赢利的目的,需要大家众筹建立资金池,徐阿婆终于忍不住了,不想错过赚钱机会,这才把多年积蓄拿出来想要入伙。

银行陈经理在网上查到对方是一家今年7月刚成立的公司,注册资金只有500万,法人已经换了4个,可靠性存疑;赵文斌也用以往自己遇到的一些案例劝说徐阿婆。可老人嘴上虽说自己知道了,不会转钱、不会被骗,但态度明显一直在敷衍,也不肯配合民警登记个人信息、提供对方的微信号等联系方式,一心只想快点离开。
情急之下,民警提出让老人退群、删除对方账号后才可以离开。这下老人又犹豫了,说感觉里面的投资技巧听听还蛮受用的,自己不再跟投资金就是了,还想听听课,舍不得删,还故意断网想让民警无法删除。“这不是投资群,是个洗脑群啊!阿姨,你不删的话,再听听又要想跟着他做‘发财梦’啦!”民警随即连上了银行的无线网络,拍下对方的微信号后为老人退群、删号。
徐阿婆悻悻然离开后,赵文斌担心老人还不死心,赶紧从银行处登记下老人的信息,分别联系其子女、居委、社区民警,共同做好后续劝解工作。目前,老人状态平稳,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诈骗团伙往往针对有投资需求的被害人建立虚假投资微信群,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嫌疑人充当“讲师”,结合具体市场案例分析体现自己的专业性、权威性;群内其他“同学”则很有可能都是嫌疑人冒充的“托儿”,协助“讲师”烘托气氛,通过赞美老师、晒出高回报等方式引诱被害人贪图收益、跟投资金,最终上当受骗。所以切记,投资理财需通过正规平台进行,千万不要随意汇钱到不明公司或个人账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敏佳 编辑:沈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