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股票风云录,二十年资本传奇,本地数量领跑山东
烟台,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近年来,烟台的资本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烟台本地股票数量位居山东之首,这背后是一个长达20年的资本传奇。
一、烟台资本市场的崛起
1. 改革开放初期,烟台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为烟台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烟台企业纷纷上市,烟台资本市场开始崛起。据统计,烟台本地股票数量在1990年代后期迅速增加。
3. 进入21世纪,烟台资本市场继续蓬勃发展。烟台市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上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烟台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
1. 企业上市数量居山东之首。烟台市拥有多家上市公司,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2. 产业结构优化。烟台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融资能力强。烟台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较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社会效益显著。烟台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税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烟台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
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烟台资本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 地方政府重视。烟台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支持
相关内容:
牌交易。2015年,烟台上市公司34家,股票35只,名列各地市之首。烟台股市20年,一段激荡起伏的“资本传奇”。
1993,烟台股市风云初现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的创立,从1986年开始,而烟台人最早的股票交易,要从1990年说起。”我市资深证券分析师张月涛先生进入股市近20年,对于烟台股市的沉浮,他再为熟悉不过。
1984年11月,新中国出现了第一张A种股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开创了股票的发行市场。1986年9月,上海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柜台,创立了股票交易市场。中国股票上市交易,也就从这一年开始。
1990年夏,上海股市开始复苏,短时期内已上扬约40%。“烟台当地极少数消息灵通的先知先觉者怀着发财梦,从烟台奔赴上海,在那条狭窄而又喧嚣的马路———西康路上开始了烟台人最早的股票交易。”张月涛说。
时至1993年9月20日,以经营股票交易为主营业务的烟台证券公司在胜利路正式开业,这是继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隔2年零9个月之后,烟台正式诞生了正规意义上的股市。当时的烟台股票市场,证券公司仅有一家,股民也少,可供交易的上市股票不足200只。
“在烟台刚有股市的那年里,开户炒股还有门槛,投入资金不能低于8000元。”张月涛介绍。在证券公司里,股民获知股票行情是站在大厅里,看着花花绿绿的大屏幕。买卖股票要填写单子,单子上写明拟买卖股票的名称、代码、数量、价格,然后在窗口排队交给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代为操作交易。
首只烟台股,“华联”扛大旗
1996年以前,烟台尚没有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市民对股票还比较陌生。
是年10月28日,《烟台日报》一则《“华联”股票即将挂牌交易》的消息,让数万名烟台股民对这第一支烟台股票寄予了极大的期待。
“股票上市可以说非常艰难”,提起“华联”股票上市一事,“华联”最初的创业者深有体会。从1993年开始,当时的华联负责人就北京、济南、上海四处跑动希望股票早日上市,整整跑了3年,到1996年,华联股票“千呼万唤始出来”。
“华联股我也买了,还记得是在现在的太平洋大酒店对面,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进入股市,转眼间就要20年了。”老股民郭建国回忆当初感慨颇多。
他还清楚地记得,10月28日一大早,数以千计的烟台股民就聚集在建设银行烟台分行证券营业部红绿数字不断跳跃闪烁的大盘前。人群中不少股民还是刚刚接触股市,对怎么炒股还有些陌生,但热情普遍很高。
华联的上市,不仅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烟台市民对股市的关注,也带动了烟台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1996年11月21日,新潮实业作为我省乡镇企业第一支股票在上证所上市,随后,南山实业、龙喜股份、绍宇汽车、三元萤石、新牟钢铁、蓬泰股份六支股票在地方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烟台资本市场春潮涌动。
股市已形成“烟台军团”
如今,离华联上市已经过去了19年。华联股票也逐步从最初的烟台华联更名为“烟台发展”到“园城股份”再到如今的“园城黄金”。在盘面上,已经找不到华联的身影,但600766的股票代码一直熟记在烟台老股民的心中。
其实,让烟台股民牵挂的烟台股,今天已增至35只。
记者昨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上市公司34家,股票35只,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1/7,名列各地市之首,其中境内上市28家、境外6家,“烟台板块”在股票市场上声誉鹊起。
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烟台企业的上市路走得并不容易。2012年下半年IPO暂停,2013年底开闸,期间我市不等不靠,继续持续有序地推动上市工作,正因为前期准备充分,龙大肉食、杰瑞能服、绿叶制药于去年分别在境内外上市成功,继续领跑全省。
新年伊始,烟台企业角逐资本市场的步伐没有停下来。目前,烟台市有10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上报程序,占全省进入程序企业总数的1/5以上,其中1家企业过会,8家企业上报申请材料,1家企业在辅导期。同时,有关部门正在建立涵盖1000家企业的上市后备资源库,境内外资本市场的“烟台方阵”正在加速生成。
今天,股市在烟台已走向普及和繁荣,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在烟台设立营业部。截止目前,烟台证券机构已达20家,其中分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近40家,数量居全省第3位。除长岛之外,烟台所属各县市区均设有证券经营机构。证券公司经营的产品也从初创时的只有股票发展到现在的基金、债券、理财产品、权证、三板股票、融资融券等等。证券机构的不断进驻,进一步活跃了证券二级市场,打造了我市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配套服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