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食品,江西赣州企业递交IPO招股书,迈向香港资本市场

齐云山食品,江西赣州企业递交IPO招股书,迈向香港资本市场"/

齐云山食品作为来自江西赣州的知名食品企业,递交IPO招股书并拟赴香港上市,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一些分析:
1. "市场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丰富的投资者资源。对于齐云山食品来说,赴香港上市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
2. "行业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食品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齐云山食品作为赣南地区知名品牌,有望在香港市场获得更多关注。
3. "公司实力":齐云山食品在赣南地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其产品线丰富,涵盖休闲食品、调味品等多个领域。若公司成功上市,将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价值。
4. "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企业上市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齐云山食品作为民营企业,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实现快速发展。
5. "风险因素":赴香港上市过程中,齐云山食品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a. 市场竞争:香港市场竞争激烈,齐云山食品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
b. 监管环境:香港市场监管较为严格,齐云山食品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c. 融资成本:上市过程中,公司需支付较高的融资成本

相关内容: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2025年6月26日,来自江西赣州崇义县的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Jiangxi Qiyunshan Food Co., Ltd.(以下简称“齐云山食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齐云山食品招股书链接: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5/107486/documents/sehk25062602360_c.pdf

主要业务

齐云山食品,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崇义食品厂,2000年崇义食品厂的业务运营、资产及负债转让予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南酸枣食品产品的知名果类零食公司,旗舰产品南酸枣糕于中国连续28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并于2018年获认可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公司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及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公司的产品组合已拓展至包括四款其他南酸枣零食及其他果蔬糕。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于2024按零售额计,齐云山食品占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一。于2024年按零售额计,齐云山食品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位列第九,市场份额0.6%。

齐云山食品总部位于江西省崇义县,崇义县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中国南酸枣之乡’独家称号,公司获益于获取邻近生产设施的南酸枣资源的优先渠道,据此可在维持供应链效率的同时,尽量减少长途运输导致的变质并减少运输成本。

齐云山食品推出了5种南酸枣食品产品,主要产品为南酸枣糕及南酸枣粒,以及其他南酸枣产品,如南酸枣凝、南酸枣软糖及南酸枣冻。除销售南酸枣产品外,公司亦向齐云山油茶提供与其山茶油产品有关的品牌策划及营销服务。

股东架构

招股书显示,齐云山食品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

崇义食品厂持股75.00%;

云之上有限合伙(崇义食品厂股东、公司雇员出资)持股25%。

董事高管

齐云山食品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

  • 6名执行董事:

    刘志高先生(董事长兼总经理);

    朱方永先生(副董事长兼营销中心总经理);

    刘继延先生(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杨玉兰女士(财务部职员、齐云山油茶董事);

    黄忠明先生(副总经理);

    凌华山先生(质量及技术管理部经理);

  • 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黄梓麟先生(优博控股非执行董事);

    戴涛涛博士(南昌大学食品学院讲师);

    王世雄先生

    (王世雄律师行单独执业者)。

除执行董事外,高管包括:

肖一红女士(财务经理);

罗翔鑫先生(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

公司业绩

财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齐云山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17亿、2.47亿和3.39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563.4万、2370.5万和5319.9万元。

中介团队

齐云山食品是次IPO的的中介团队主要有:

中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安永为其审计师;

金杜为其公司中国律师;

金杜(香港)为其公司香港律师;

君合为其券商中国律师师;

何韦为其券商香港律师;

今麒联行为其独立物业估值师;

中泰国际为其合规顾问;

灼识咨询为其行业顾问。

发布于 2025-07-04 11:35
收藏
1
上一篇:江西省双非王牌专业(金字招牌)院校黄金推荐指南 下一篇:国债逆回购风险解析,80万理财,避坑指南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