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小课堂(73)丨识破骗局!揭秘诈骗分子最怕你掌握的关键词

反诈小课堂(73)丨识破骗局!揭秘诈骗分子最怕你掌握的关键词"/

【反诈小课堂(73)】一眼识破骗局!这些关键词诈骗分子最怕你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警惕,以下是一些诈骗分子最怕你懂得关键词,一旦遇到这些情况,请务必提高警惕:
1. "“紧急”":如果对方说有紧急情况需要你立即处理,比如紧急转账、紧急汇款等,这很可能是诈骗。
2. "“保密”":诈骗分子常常要求你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这可能是为了防止你向外界求助。
3. "“高额回报”":承诺高额回报的往往都是骗局,尤其是那些听起来太好的投资机会。
4. "“官方”":自称是官方人员,如警察、银行工作人员等,要求你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很可能是在行骗。
5. "“中奖”":突然告诉你中奖了,但需要先支付税费、手续费等,这通常是诈骗。
6. "“快速致富”":声称有快速致富的方法,如网络赌博、虚拟货币投资等,这些都是高风险的诈骗手段。
7. "“个人信息泄露”":以你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为理由,要求你提供验证码或转账,这是常见的诈骗手法。
8. "“要求转账”":任何要求你转账到私人账户的行为都可能是诈骗。
9. "“网络钓鱼”":通过伪造的网站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陌生客服称平台会员到期需验证关闭

电商平台发来优惠商品链接

“公检法” 工作人员来电要求核查账户

……

这些看似逼真的戏码

正成为电信诈骗新陷阱

为破解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

公安部刑侦局深度剖析典型案例

融合全国反诈实战经验

凝练出20个防诈关键词

为大众识破骗局提供精准 “导航”

防诈关键词

屏幕共享

01

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会使用多种话术、套路诱导受害人下载、安装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应用程序,再利用屏幕共享功能获取受害人的账户信息、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从而骗取钱款。

典型案例

李某接到自称抖音客服的陌生电话,称其开通“抖音直播会员”,每月扣款800元,可帮忙关闭。之后,对方让李某多次在浏览器输入指定网址下载某会议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在对方指导下进行密码、验证码和人脸识别操作后,手机黑屏,等到再开机后,李某卡内4.5万元被转走,遂报警。

防骗提示

在未确认对方身份前,切勿随意点击对方发来的下载链接或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在涉及资金操作时需格外谨慎。

防诈关键词

“百万保障”

02

“百万保障”是一些支付平台提供的保险服务,并且是自动开启、完全免费的,用户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在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中,诈骗分子通常以受害人误开启“百万保障”为由,诱导其进行退款操作,从而实施诈骗。

防骗提示

△微信、支付宝、抖音支付平台“百万保障”安全提示

“百万保障”服务是自动开通且完全免费的。如果对“百万保障”相关业务有疑问,应直接联系对应平台的客服,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只要接到陌生来电,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引导关闭“百万保障”功能设置,均是诈骗!

防诈关键词

“安全账户”

03

这个词在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中经常出现。诈骗分子会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账户被冻结”“资金有风险”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中,并承诺资金核查完毕后进行返还,从而实施诈骗。

防骗提示

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电话中自称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求把资金转到指定账户的,或要求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防诈关键词

修复征信

04

征信记录是个人或企业在信用机构管理下的信用活动记录。如果征信出现问题将对工作、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诈骗分子常常以可以帮助“修复征信”为由,利用受害人急于清除不良记录的心理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

王某在本地购房时发现银行贷款批不了,原来是其之前向某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后因贷款逾期,导致王某出现不良征信记录。为处理征信逾期事项,王某经人介绍认识赵某,赵某称有特殊渠道和专业能力,能够帮助王某消除征信逾期记录,但要收取1万元服务费。

王某出于对恢复征信的迫切需求,在未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市场风险的情况下,与赵某达成口头协议,并支付了服务费1万元。而赵某并未履行承诺,且拒绝退款,对王某的多次联系也敷衍了事,半年后赵某失联。

防骗提示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公司和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凡是声称可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都是诈骗!

防诈关键词

刷单做任务

05

刷单做任务是一种虚假交易行为,通常指商家或个人组织“刷手”进行虚假的商品或服务交易,以提升店铺销量、信誉、排名等。在刷单诈骗中,诈骗分子通常以刷单做任务为由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前期给予小额返利,当受害人大额转入资金后,诈骗分子随即切断联系。

典型案例

李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扫描了陌生快递里的中奖二维码,进入群聊后,“客服”表示只要完成刷单任务即可领奖,还能获得丰厚奖金。于是李某按照要求进行刷单,直到对方称要其买黄金邮寄出去时,才发觉被骗,损失9789元。

防骗提示

刷单就是诈骗,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轻信网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的信息,馅饼之下藏着的是更大的陷阱!

防诈关键词

“色情小卡片”

06

“色情小卡片”是刷单诈骗的变种引流手段。诈骗分子以色情信息为诱饵,在一些公共场所散发附有二维码或联系电话的小卡片,吸引受害人扫码。受害人一旦通过卡片上信息与诈骗分子取得联系,就会被诱导进入“刷单返利”“同城约会”等群聊或虚假平台。诈骗分子通常以“完成任务即可获取色情服务或高额报酬”为诱饵,要求受害人垫资刷单、充值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防骗提示

传播色情信息及刷单均属于违法行为,切勿因猎奇或贪利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防诈关键词

未知链接、二维码

07

未知链接、二维码是指来源不明、无法确定其安全性和真实性的网络链接、二维码。这类链接和二维码常常混入大量广告引流信息,并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等渠道发送给用户。当用户点击访问时,可能被引导至恶意网站,进而被不法分子获取个人信息;也可能被诱导下载病毒、木马程序或其他诈骗软件。

典型案例

近期,陈女士收到一条声称是某电商平台的优惠信息,点击链接后,账户资金被迅速转走。警方调查发现,该链接系诈骗分子伪造的虚假优惠页面。

防骗提示

谨慎对待未知链接和二维码,避免随意点击或扫描,保护个人信息和设备安全,防止财产遭受损失。

防诈关键词

境外来电

08

境外来电指的是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电话呼叫。境外来电是电信网络诈骗最常见的一种引流方式,来电号码通常以“+”或“00”开头,大多为虚拟号码。如果挂断电话再回拨该号码,经常会提示是空号或忙音。

防骗提示

没有海外关系情况下,接到境外来电,几乎都是诈骗电话!在收到运营商境外来电提醒服务弹窗信息后,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甄别号码来源。如确无境外通联需要,建议联系运营商开通拦截境外来电服务,从源头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防诈关键词

小众聊天软件

09

小众聊天软件系用户基数相对较小、知名度较低的聊天类应用,极易被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用来隐匿犯罪行为、销毁犯罪证据,有的甚至专门用来实施电诈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大。

防骗提示

警惕小众聊天软件成为诈骗工具!切勿点击陌生链接下载陌生软件,如有下载软件需求请通过官方应用市场等正规渠道!

防诈关键词

“内幕消息”

10

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内幕消息”是诈骗分子常用的话术陷阱。诈骗分子通过虚构或夸大“内部消息”“独家情报”等概念,诱导受害人进行所谓“稳赚不赔”的投资或交易,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

刘某被一陌生微信号添加好友,对方自称“东方财富”内部工作人员,声称有“内幕消息”,可以帮助客户优先购买涨停板、大宗交易和新股获取高额收益。在取得刘某信任后,指导其下载“东方财富专业版”手机APP,并诱骗刘某某向指定银行卡账户转钱充值购买。当刘某某发现无法提现时,才惊觉自己被骗,共计损失20万元。

防骗提示

凡是宣称“内幕消息、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防诈关键词

NFC盗刷

11

目前,NFC技术应用广泛,如移动支付、公共交通、门禁卡等。然而,这项便捷的技术也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将手机与银行卡贴靠,通过NFC功能,使银行卡信息与手机上的虚拟软件绑定,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

典型案例

小明接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小明预订的航班因故障延误,要帮小明办理300元延误费赔付。因购买了航班延误险,小明便信以为真。

“航空公司客服”要求小明提供一个常用且有大额资金的账户用于验资、确认个人身份信息。随后,对方通过屏幕共享帮小明下载名为“NFC-X”的软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还让小明将银行卡贴近手机的NFC识别区域。起初小明认为不输入密码就不会转账,可谁知几分钟后,延误费不仅没退回来,自己账户里的2万余元还全被转走了。

防骗提示

切勿随意将手机与银行卡进行贴靠,谨慎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

防诈关键词

积分清零

12

当前,大量平台、网站实行积分制管理,用户积攒一定积分可以使用相关服务或兑换相关礼品。积分通常具有一定期限,如未及时使用将会过期或被清零。诈骗分子通常以“积分清零”为由进行引流,诱导受害人点击诈骗链接,进而实施诈骗。

防骗提示

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发布的积分清零通知,避免盲目操作落入诈骗陷阱。面对积分兑换或清零提醒,应直接通过官方客服热线、官方网站或APP等正规渠道进行核实

防诈关键词

快递引流

13

快递引流是指诈骗分子利用快递包裹作为媒介,通过在快递包裹里附加传单或小礼品吸引受害人注意,引导受害人扫码添加联系方式,再将其拉入诈骗群聊中,进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

何女士收到一个快递,快递盒子里有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刮刮卡。何女士禁不住好奇,扫了二维码。扫码后,弹出一个“智能人工服务”窗口,称何女士中了五等奖,可以领一份水果,并提示加另一个联系人,完成对方派发的任务就可以赚钱。何女士按照对方提示在网上下载安装了一个所谓“能赚钱”的手机应用程序。落入刷单诈骗圈套的何女士越陷越深,最后被骗了十多万元。

防骗提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随意扫描快递里的二维码,遇到进群、转发可领礼品等情况,务必高度警惕!

防诈关键词

虚拟货币

14

当前,利用虚拟货币洗钱已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以及转移涉诈资金的手法之一。诈骗分子通常以“虚拟货币投资理财”为名搭建虚假平台诱导受害人进行投资,并以线上交易存在风险等理由,扮演“币商”上门指导受害人操作,从而骗取受害人钱财。

防骗提示

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所谓“兑换虚拟币投资”均为诈骗!

防诈关键词

“电诈工具人”

15

“电诈工具人”是对帮助电诈团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相关人员的统称。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中,诈骗分子为完成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大肆收购、获取“两卡”和个人信息,发展跑分洗钱、推广引流等网络黑灰产,利用多种手段诱骗群众成为“电诈工具人”。

典型案例

赵女士遭遇电信诈骗损失10万元。警方调查后发现,这笔电诈赃款竟然流向了一名70多岁老人的银行账户,老人听信了诈骗分子的话,出借了自己的银行卡,经常被诈骗分子约到一处茶室进行转账操作。

防骗提示

订购现金花束、扫码送礼品、帮助取现、出售电话卡和银行卡……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很有可能“埋雷”。面对花样百出的诱骗手法,提高识骗、防骗、拒骗能力,不做“电诈工具人”。

防诈关键词

“帮信行为”

16

“帮信行为”是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行为,即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该行为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防骗提示

“帮信行为”看似获利,实则可能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将面临法律严惩。任何出租、出售“两卡”或参与引流、洗钱的行为均属违法犯罪,切勿贪小失大!

防诈关键词

“两卡”

17

“两卡”是手机卡和银行卡的统称。手机卡不仅包括日常使用的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等运营商的电话卡,还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以及物联网卡。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如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

防骗提示

买卖或租借“两卡”均涉嫌违法。切勿将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出租、出售他人!

防诈关键词

现金、黄金

18

在电诈案件中,诈骗分子通常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进行线下取现、购买黄金或其他易变现物品等操作,再通过跑腿、网约车、快递等方式将现金或财物直接交付给指定人员,以逃避资金监管和侦查打击

防骗提示

凡是要求取出现金或者购买黄金,并通过货运、网约车、邮寄或者跑腿等方式转交给陌生人的,都是诈骗洗钱手法!

防诈关键词

购物卡

19

逃避资金追查,诈骗分子通常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换为购物卡,从而进行套现洗钱

防骗提示

凡是要求大量购买购物卡并提供卡号和密码的,务必提高警惕!

防诈关键词

“刷流水”

20

“刷流水”是指通过制造虚假的资金流动记录,从而增加账户交易流水的行为,主要用于提升信用评级或满足贷款审批要求。诈骗分子通常以“刷流水”为由,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

典型案例

陈女士接到一自称是某银行客服的贷款推销电话,因急需用钱,陈女士决定进行贷款。对方告知陈女士她的银行卡流水过低,需要做包装来提高流水,才能放款。陈女士听信对方说法,同意用自己的银行卡给对方做包装,即利用自己的银行卡帮助对方转账。

陈女士一共转账40多次,银行卡出入流水30万余元。陈女士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传唤配合调查。

防骗提示

“刷流水”是一种违法行为。如在办理相关服务时,遇到对方要求“刷流水”的,务必提高警惕,切勿向对方指定的账户转账。

策划|陈秋实 王姗姗

制作|孙立

来源丨中国警察网、公安部刑侦局等

发布于 2025-07-04 12:22
收藏
1
上一篇:当前哪家券商佣金最低?揭秘市场最低佣金券商排行 下一篇:赣州银行上市受挫,多小股东失信成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