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第一股”浙江美大跨界布局智能驾驶,多元发展能否实现破局新篇章?

“集成灶第一股”浙江美大跨界布局智能驾驶,多元发展能否实现破局新篇章?"/

浙江美大作为“集成灶第一股”,近年来在智能家居领域布局,近期又宣布进军智能驾驶领域,这无疑是一次多元跨界的尝试。以下是对这一举措的分析:
1. "多元化布局的战略意义": - "分散风险":通过进入新的领域,可以分散单一行业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 "增强竞争力":跨界布局有助于企业积累更多的技术、资源和市场经验,提升整体竞争力。 - "提升品牌形象":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强市场影响力。
2. "智能驾驶领域的机遇": -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智能驾驶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 "技术积累":浙江美大在智能家居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实力,有望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3. "破局的可能性": -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浙江美大有望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业务增长。 - "产业链整合":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浙江美大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市场拓展":借助品牌影响力,浙江美大有望在智能驾驶领域拓展市场,实现业务多元化。
然而,跨界布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1. "技术难题":智能驾驶领域

相关内容:

江美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美大”)日前宣布拟投资1.1亿元取得魔视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魔视智能”)4.8657%的股权,正式跨界布局智能驾驶领域。浙江美大为聚焦于集成灶行业的综合厨电家居企业,魔视智能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与量产应用的科技企业。业内有观点认为,这场跨界是传统制造企业面对增长瓶颈的破局之举。

在家居领域,跨界融合并不新鲜,而近年来家居企业跨界维度也在不断拓宽,比如,管道建材头部企业中国联塑“重仓”新能源光伏、海洋养殖网箱等产业,人造板龙头企业大亚圣象布局铝板带和电池箔业务。业内认为,多元跨界风险和机遇同在,概念与热点的“跟风”或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和企业资源浪费,企业在尝试涉猎更为广阔的新领域时要与自身发展策略和优势相融合,从而获得回报。

“集成灶第一股”布局智能驾驶

浙江美大日前发布公告称,拟以1.01亿元认购魔视智能新增注册资本10.03万美元,同时以916.64万元受让Motovis Limited持有的魔视智能注册资本22791美元,合计投资金额为1.1亿元。交易完成后,浙江美大将取得魔视智能12.31万美元注册资本,占本次交易后魔视智能4.8657%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美大产品主要包括集成灶、电蒸箱、电烤箱、蒸烤一体机、蒸烤炸炖一体机、集成水槽、洗碗机、净水机、热水器、橱柜、下排烹饪中心等一站式集成智慧厨房产品,同时已延伸全屋净水、全屋定制。2012年5月25日,浙江美大登陆深交所,成为集成灶行业首家A股上市企业。而魔视智能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与高级辅助驾驶技术研发与量产的创新科技公司,其产品已在多家乘用车及商用车客户中落地。

浙江美大称,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系统在乘用车及商用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智能驾驶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看好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前景,并认可魔视智能的研发实力与前期技术积累。本次投资有助于公司把握智能驾驶行业增长机遇,分享行业成长红利,进一步提升股东回报。

公开报道显示,经过测算,此次魔视智能的投后估值达22.61亿元,这一估值与魔视智能的财务数据形成鲜明反差。据公开资料,2024年魔视智能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净利润亏损1.48亿元;2025年1-3月,魔视智能实现营业收入7180.94万元,净利润亏损3219.64万元。

浙江美大在相关对外投资公告中称,魔视智能在产品研发方面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截至目前尚未实现盈亏平衡,且未来仍需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若未来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目标公司将面临短期内无法盈利,持续亏损的风险。浙江美大同时提到,此次投资还存在市场竞争风险、技术升级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例如,技术升级风险方面,智能驾驶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技术迭代快、创新要求高的特点。若目标公司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出现关键技术突破不足、研发成果或技术路线偏离行业政策导向等情况,将影响目标公司竞争力、错失市场发展机遇,对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集成灶第一股”,浙江美大近年来也面临业绩下滑等问题。年报显示,2024年浙江美大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下降47.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下降76.21%。今年一季度,浙江美大营收同比下滑63.97%至9836.3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九成。据公开报道,在今年5月2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浙江美大对投资者表示,公司在发展主业的同时,积极寻找和关注新的发展机遇,从长远角度看,未来公司不排除在合适时机考虑并购。

多元跨界风险与机遇并存

家居领域的跨界融合已成趋势。近年来,顾家家居、尚品宅配、志邦家居等企业积极发展新业务。例如,顾家家居开始涉足家电领域。今年以来,顾家家居先后新设两家子公司,成都顾家希百家居有限公司、上海春旭悦优家具销售有限公司,前者经营范围覆盖家用电器及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后者经营范围包含家用电器研发、家用电器销售、家用电器安装服务等。

新京报记者梳理相关行业报道了解到,板材企业兔宝宝自2018年起逐步向全屋定制领域跨界转型,通过产品升级、渠道整合、品牌战略调整等方式,构建了从板材供应商到全屋定制服务商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7月,海尔集团旗下卡萨帝厨电与志邦家居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产品创新、供应链整合等方面为用户带来家装家居家电一体化方案和服务体验;今年2月,皮阿诺在2025年度经销商大会上与西屋热能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西屋旗下壁挂炉及热水器产品将全面接入皮阿诺家居全国超2000家终端门店及工程渠道,为消费者提供“热水+家居定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今年2月的营销峰会上,尚品宅配表示,将升级2025年的产品战略,进军全新品类定制木门赛道,定制木门将成为门店业绩的新增长点。索菲亚拓展整装与门窗业务、志邦家居发布定制门窗板块、金牌家居拓展家装渠道、欧派家居由单一品类向多元化业务布局……行业龙头企业多元化业务密集落地。

新京报记者同时注意到,家居企业的跨界维度不断拓宽。2024年4月,人造板龙头企业大亚圣象发布“关于投资新建铝板带和电池箔项目的进展公告”称,拟斥资21亿元在广西百色新建铝板带和电池箔项目。今年6月19日,大亚圣象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时提到,广西百色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但是,多元跨界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并非“万能公式”,有的企业跨界拓展业务却拖累了业绩,比如国内管道建材头部企业中国联塑曾“重仓”新能源光伏、海洋养殖网箱等产业,然而截至目前跨界效果尚未显现,其在财报中表示,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供需失衡的困局。集团将继续秉持审慎务实的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进一步精简新能源业务相关投资,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

业内普遍认为,在“大家居”背景下,家居行业正在向跨界融合的方向发展。从头部定制家居企业不断深化全品类“大家居”战略转型动作不难看出,家电、家居、家装融合发展态势愈发显著。业内同时认为,家装行业融合是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趋势,其驱动因素是用户需求。至于多元跨界,则是风险和机遇同在,一方面,家居赛道竞争日趋激烈,盲目多元化跨界发展并不是明智之举,概念与热点的“跟风”往往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和企业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涉猎更为广阔的新领域也并非毫无回报率,还需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和优势相融合。从根本上说,跨界融合是行业升级迭代的一种形式,对企业而言,关键是要回到服务本身和生意实质,做好服务和产品,保持合理利润,从容面对新业态。

新京报记者 张洁

编辑 王琳

校对 杨许丽

发布于 2025-07-04 15:31
收藏
1
上一篇:ETF交易佣金解析,与股票交易佣金有何差异? 下一篇:“集成灶龙头浙江美大跨界布局智能驾驶,多元发展能否开启破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