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便利申请额度突破2000亿大关,即刻启动操作!此举将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互换便利(Swap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旨在通过外汇市场操作,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强外汇市场的流动性。近日,互换便利申请额度超过2000亿元,并自即日起启动操作,这一举措可能对市场产生以下影响:
1. "稳定汇率预期":互换便利的启动有助于稳定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降低市场波动性。
2. "增加外汇市场流动性":通过互换便利,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更加便利,有助于增加外汇市场的流动性。
3. "降低融资成本":互换便利操作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对于有外汇需求的企业,有助于缓解其资金压力。
4. "促进贸易和投资":稳定的汇率和较低的融资成本将有助于促进贸易和投资,增强经济活力。
5. "应对外部风险":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外部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互换便利的启动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6. "市场情绪影响":互换便利的启动可能会对市场情绪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互换便利的具体操作细节和影响程度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关内容:
通知坚持市场化原则,明确操作细节和各方权利义务。央行、证监会联合通知中,明确了互换便利的业务流程、工具要素、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央行委托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中的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
- 互换期限为1年,可根据需要申请展期;
- 首期操作额度5000亿元,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每次操作利率;
- 质押品范围包括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折算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且较市场水平更加优惠。
互换便利可大幅提升非银机构融资能力,持续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参与机构通过互换便利将流动性较差的债券、股票换成国债、央票,后者作为高等级流动性资产,可显著提高回购融资的可得性,获取的资金将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部分国有大行表示,愿为互换便利下相关回购融资提供便利,放宽参与机构回购融资的授信额度要求。
业内专家分析,机构申请的2000亿元额度本质是央行授信,是潜在的增量资金,机构不是一次就用完,会持续给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互换便利将更好发挥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 一方面,工具设计有逆周期调节特性。在股市超跌、股价被低估的时候,金融机构买入意愿较强,工具用量会比较大;而到股市好转、股票流动性恢复的时候,换券融资的必要性下降,工具用量会自然减小。
- 另一方面,在面临投资者赎回压力时,金融机构可采取换券抵押而非贱卖股票的方式筹资,缓解“股市下跌-投资者赎回-卖出股票-股市进一步下跌”的负反馈,抑制羊群效应等顺周期行为,发挥平滑市场、稳定预期的作用。
互换便利是央行重要的工具创新,有利于统筹安排不同市场的流动性。过去央行主要承担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责,在出现银行挤兑时提供充足流动性支持。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必要时需要央行进一步向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
互换便利的推出是货币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的一次尝试和探索,有利于改善非银机构总体的流动性环境。业内专家还表示,未来央行应该在实验基础上继续完善工具,统筹不同市场的流动性分布,共同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