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光100理财群,我践行“不看盘”策略,逆袭跑赢90%投资者
“删光100个理财群后,我靠‘不看盘’策略跑赢90%投资者”这个说法可能是指一个人通过减少对股市或投资市场的过度关注,采取了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策略,从而在投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以下是对这一策略的一些分析:
1. "减少情绪波动":投资市场常常伴随着剧烈的波动,投资者在频繁查看盘面时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做出冲动的决策。删除理财群,意味着减少了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从而降低了因情绪波动而做出错误决策的风险。
2. "长期投资理念":采取“不看盘”的策略,可能意味着该投资者更倾向于长期投资,而非频繁交易。长期投资有助于分散风险,并且能够享受到复利效应。
3. "专业判断":虽然该策略减少了信息获取的渠道,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忽视市场。投资者可能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结合基本面分析、行业趋势等,做出更为理性的投资决策。
4. "心理素质":在投资中,心理素质非常重要。通过减少对盘面的关注,投资者可能更加从容,不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
5. "跑赢90%投资者":这一说法可能是指该投资者的收益超过了90%的投资者。然而,投资收益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环境、投资策略、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等,因此这一说法需要谨慎解读。
总之,删除理财群并采取“不看
相关内容:


近一两年,“夹心中年人”(30-40岁群体,介于年轻人和45岁中年群体中的一代)的焦虑愈发显著。押宝比特币、黄金抢购、倒卖潮玩…… 一系列操作背后,是这代人对资产缩水的恐慌与未来的不安。他们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可能 “赚钱” 的机会,一场隐秘的财产保卫战,正在这群人中心照不宣地展开。以至于社交媒体上,每个疑似 “赚钱风口”的帖子下,都挤满了三连问:“是什么”“怎么做”“可以带吗”;技术分析的投资帖下,总有人晒出操作记录和持仓截图求教。不仅普通人如此,连香港、日本、美国的部分上市公司,也因业绩增长放缓,将比特币投资收益作为维护股价的手段,创业公司更以此作为融资筹码。在看似无计可施的市场环境中,一批嗅觉敏锐的年轻人凭借前瞻眼光,早早布局押注比特币等资产。正是因为抢占了入场先机,即便他们仅用最朴素的 “持币待涨” 策略,不参与任何交易操作,也因选对了赛道而收获颇丰。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恰恰揭示了当下投资的核心逻辑:选对方向后,懂得沉淀与等待,依然是致胜的主旋律。时代从不会辜负善于沉淀的人,以下是他们的真实故事:
文 | 杨佳编辑 | 卓然

去年,当各大银行存款利率集体跌入 "1 时代",35 岁的秦健和同龄人们不约而同踏上了与通胀赛跑的理财突围战。这场看似精明的博弈,却在现实中演变成充满暗礁的冒险 —— 就像秦健在上海内环买下的那套 40 平米 "老破小",曾被视为对抗通胀的利器,最终却成了套牢现金流的漩涡。2024年上海楼市,内环内楼龄超 30年的小户型正成为投资新宠。这类总价百万左右的老公房,因月租金可达 4000-5000 元、被中介包装成好投资、低成本上车的香饽饽。





这届夹心中年人,或许是历史上少有的 “越努力,越迷茫” 的一代。他们大多出生于 1985-1995 年间,成为“夹心中年” 前,他们大学毕业赶上经济增长期,是当前 “中产” 的主力军。他们背着房贷、车贷,却维持着精致生活;周末带孩子上兴趣班,自己热衷学习理财课程,渴望财富增值。他们自然也见证过互联网这个新鲜事物带来的 “一夜暴富”——2010年到2019年间,大量互联网公司扎堆上市,早期员工凭借期权实现财富自由,这刺激着他们对财富的向往,十分“机会”和"风口”。




在夹心中年群体的财富保卫战中,并非所有人都铩羽而归。许多 “赢家” 的策略在外人看来 “简单到不可思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愿意等待,拒绝 “折腾”。“没有任何策略,全靠坚持”,“赢家”郁晓微如此描述自己的经历。2019年大学刚毕业时,郁晓微深知自己消费习惯不好,容易冲动购物,便琢磨着强制储蓄。她没有追求复杂的投资策略,也没有各大平台研究产品,而是选择了最朴实的方式 :每月发工资后,雷打不动地拿出 1000 元定投黄金。周围人嘲笑这是 “笨办法”,认为收益慢、流动性差,不如买高风险产品,但她不为所动。如今70 个月过去,郁晓微总共定投的7万元 “原始资金”,随着黄金价格的一路飙升,如今现金价值已超过 12 万元,算下来收益超 80%,远超身边频繁换产品的投资者。另一位 “赢家” 谭翀的路径截然不同,却同样奏效。早在 2014 年大学时期,谭翀在阅读宋鸿宾的《货币战争》时,首次接触到比特币这一新鲜事物。“书中解释,比特币是互联网人用数学思维解决货币超发问题的尝试,这源于 2009 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 因父母做外贸,经历过2008年那次次贷危机,谭翀对货币 “超发” 格外敏感,在阅读完中本聪那篇简洁、清晰的论文后,从此成为比特币的坚定信徒。从 2018年硕士毕业、领到自己第一笔工资年开始,谭翀就通过OKX平台完成了第一次购币。时至今日,谭翀依旧记得那个下午:“身边人都没听过 BTC,第一反应都觉得我会被骗,我心里也没底,完全是出于对平台的信任完成了这个订单。”幸运的是,他所选平台靠谱,看到币入自己的链上钱包后,谭翀放下了心,此后又几次交易(比特币不用整币交易),谭翀拥有了自己第一个完整的比特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