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受理潮涌,国泰海通审项目领跑,多家券商分食受理盛宴

A股IPO受理潮涌,国泰海通审项目领跑,多家券商分食受理盛宴"/

截至2023,A股IPO市场在2023年迎来了一个受理潮,多家企业纷纷提交了上市申请。以下是一些在审项目数量较多的券商,它们在市场中“分羹”较多:
1. "国泰君安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在审项目数量位居首位,显示出其在IPO市场中的强大实力。
2. "海通证券":作为另一家大型券商,海通证券在审项目数量也相当可观。
3. "广发证券":广发证券在审项目数量较多,体现了其在A股IPO市场中的活跃度。
4. "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在审项目数量较多,其市场影响力不容小觑。
5. "招商证券":招商证券在审项目数量较多,显示出其在A股IPO市场中的竞争力。
6. "东方财富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在审项目数量较多,其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7. "国信证券":国信证券在审项目数量较多,其在A股IPO市场中的表现值得关注。
8. "兴业证券":兴业证券在审项目数量较多,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容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此外,各券商在审项目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企业上市意愿、审核进度等。

相关内容:

quote>

界面新闻记者 | 孙艺真

今年上半年,A股IPO受理步伐加快。今年以来,A股共计新增受理IPO数量为177单,较去年同期增幅约4.5倍。

相较于去年上半年A股共计受理32单、绝大多数券商“颗粒无收”,今年哪些保荐机构在刚刚过去的“受理潮”中受理项目最多?

除去6单状态为“中止”的项目,各板块在审新增受理IPO项目数量为171单。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6月,IPO迎来受理“爆发月”,三大交易所单月共计受理150家。仅6月30日一日,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41家,北交所单日32家,受理量创下板块内2025年以来新高。

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的IPO受理潮中出现38家券商的身影。其中,国泰海通上半年新增受理IPO项目数累计为26个(包含与东方证券联席保荐的1单),位列行业第一;中信证券紧随其后,上半年受理项目22单(包含与中金公司联席保荐的1单);中信建投保荐的14单项目获得受理,位列第三。中金公司10单(包含与中信证券联席保荐的1单)、华泰联合9单、国金证券、民生证券分别8单,新增受理项目数量位居行业前列。

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发行的51单IPO项目,由27家券商担任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以6单的战绩排名第一。随着上半年新增受理项目不断涌现,国泰海通目前以37单在审项目反超中信证券。

此次获受理的部分“独角兽”、“小巨人”等明星项目以及“首单”项目,多数由头部券商保荐。例如,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采用该标准上会审核通过的企业禾元生物、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背后保荐机构均是国泰海通。作为科创板年内最大IPO,拟募资约80亿元的摩尔线程由中信证券保荐;IPO刚刚获得科创板受理的GPU龙头沐曦集成,背后的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

谈及“受理潮”出现的原因,IPO领域律师蒋楚天对界面新闻表示:“主要还是卡着财务数据有效期,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财务报告在其最近一期截止日后6个月内有效。”

自6月18日证监会一系列改革措施公布后,6月19日至7月1日,沪深北交易所共计新增受理企业IPO单数128单。因此,也有市场观点将其视为政策效应的体现。

有华东地区资深保代告诉界面新闻:“我们没听到过IPO大面积放开的消息。具体还要看下半年的审核和现场检查情况,且现场检查的比例和审核要求都很高。目前受理的项目有六成都在北交所,受理总数上,与2022年、2023年都还有一定差距。”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弛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一次的一系列改革可能会开启一波符合规定的未盈利企业上市。

“从退出端的角度来讲,大家会有好的预期。预计会有一批主动往上去申报的,同时,如果政策具有延续性和可预期性,能长期持续下去,我相信会对于投资人也会有一些鼓励作用。能够受理,至少看到了希望;可以提高标准,但不要‘关闸’。”有科技领域投资人告诉界面新闻。

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A股IPO将呈现与市场承受能力相匹配的节奏化发行“新常态”。预计下半年A股IPO或将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科技属性强、满足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将率先开启上市程序。宏观环境、市场资金和拟上市企业质量,将成为影响IPO发行节奏的重要因素。

聚焦券业,市场普遍预期,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随着券商投行业务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量,投行收入有望改善。

“证券公司作为中介机构,落实好自身‘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的前提下,业务发展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开源证券非银分析师高超指出。他认为,科创板IPO边际放松,利好券商投行、PE直投业务发展。“券商板块估值和机构持仓位于低位,宏观层面稳股市举措延续,叠加业绩持续同比增长,继续看好券商板块机会。”

国泰海通证券非银分析师刘欣琦称,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其中融资端改革聚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支持科技创新。本次改革有望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资源对科创企业的服务力度。从券商行业角度,企业客户资源、专业服务能力以及跨境服务能力更具优势的头部券商有望在投行业务生态演进的过程中继续维持领先地位。

发布于 2025-07-05 15:01
收藏
1
上一篇:湖南地区券商线上两融账户开通指南及利率一览 下一篇:投行业务巅峰对决!合并效应凸显,上半年IPO受理“易主”风云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