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详解,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办理攻略及明确回答

国家医保局详解,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办理攻略及明确回答"/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是指参保人在跨省就医时,可以直接通过医保系统结算门诊费用,无需先垫付再报销。以下是国家医保局对于如何办理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明确回答:
1. 符合条件的参保人:跨省异地就医的参保人,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 异地工作人员; - 异地转诊人员。
2. 参保人备案:参保人需在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备案,提供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户口簿、异地居住证明等。
3. 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需选择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
4. 携带医保卡或电子凭证:参保人就医时,需携带医保卡或电子凭证。
5. 就医结算: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医保费用由医保系统直接结算。
6. 异地就医费用报销:对于跨省异地就医的门诊费用,参保人无需先垫付再报销。医保系统会自动将医保费用结算到参保地的医保账户中。
7. 异地就医费用查询:参保人可通过以下途径查询异地就医费用: - 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 -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 定点医疗机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医保政策可能

相关内容:

聚焦1.25亿跨省流动人口的就医结算需求,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在有序推进,这将进一步方便跨省异地工作、居住的群众看病和费用报销。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如何办理?哪些渠道可以办理?在10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 门诊和住院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政策相同

“目前,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已经覆盖了97.6%的统筹区和12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介绍,91.7%的县都有一家以上的联网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累计结算突破1000万人次。

据介绍,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上是相同的: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具体可以解释为:

就医地目录——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当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以及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等都是按照就医地的政策执行;

参保地政策——医保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报销政策执行参保地的政策;

就医地管理——参保人跨省就医时要遵循就医地服务和管理规定,就医地的经办人员为异地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相同的经办服务。

简单来说,跨省异地就医时,医保哪些能报要按照就医地的规定,但是报销比例是多少、最高能报多少要按照参保地的规定。同时,就医地要为参保人提供相应服务。

在流程方面,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需要先进行备案。参保人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和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等进行办理,无需回参保地。

备案后,患者可以查询参保地规定,在就医地选择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然后,在入院办手续、出院结算或者在门诊收费窗口结算时,参保人持原来的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进行直接结算。

□ “装在口袋里的医保营业厅”

“目前跨省异地就医人员越来越多,实时结算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对信息化的支撑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医保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司长王文君介绍,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工作正不断推进,为老百姓提供“装在口袋里的医保营业厅”“搬到家里的医保服务点”。

“目前,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实名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7亿。”王文君介绍,国家医保局开发了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以及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同时也建设了国家医保服务网厅,并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跨省异地就医服务。

此外,国家医保局还依托生物特征识别、亲情账户等模块,提供刷脸办理、亲属代办等医保服务,并且对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行大字版的适老化改造。

随着“码时代”的到来,国家医保局也为每一位参保人赋予了电子身份标识——医保电子凭证,可以全国、全渠道办理所有医保业务,有效提高医保业务的办理效率,进一步打通医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王文君说,目前,医保电子凭证全渠道激活授权用户数已超过9.7亿,接入定点医疗机构超3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超37万家。

□ 加强异地就医结算基金监管

李滔介绍,随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量越来越大,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加强异地就医结算的基金监管。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把传统的线下手工报销转变为线上的信息化办理。”李滔说,一方面,线上产生的费用以及结算数据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实现医疗服务等数据的线上留痕,过程与结果数据可以便捷准确地调取,这都为异地就医结算基金的有效监管奠定了数据基础。

此外,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压实了就医地的监管责任,即就医地经办机构不仅要对本地参保人进行管理,还要对跨省异地就医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在定点医疗机构确立、医疗信息记录、医疗行为监管以及医疗费用审核等方面,都要提供与本地参保人相同的服务和管理。

“近年来,我们将跨省异地就医作为医保基金监管专项工作之一。”李滔说,具体举措包括,通过参保地和就医地协同核查日常监管,定期分析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数据,移交疑似违规案件至相关省份进行核查处理,探索建立跨区域协查工作机制;依托医疗保障智能审核系统,对就医行为和费用进行智能审核和监管;会同公安部一起,重点对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三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等。

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发布于 2025-07-09 15:29
收藏
1
上一篇:2024年股票开户攻略,简单开户流程及必备要求一览 下一篇:携号转网服务全国全面启动,广州逾千人尝鲜成功转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