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技驱动,产业技术革新,推陈出新,创新引领环保产业新篇章
在环保产业中,创新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以下是一些环境科技、产业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方向,它们将引领环保产业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1. "环境科技创新":
- "智能监测技术":开发更加精准的环境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控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 "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和生物酶等生物技术处理废水、废气,提高资源回收效率。
- "纳米技术":利用纳米材料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催化反应等方面的应用,提升环保效果。
2. "产业技术创新":
- "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产业链的闭合循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绿色制造技术":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影响。
- "能源技术创新":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发展模式创新":
- "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为环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 "共享经济":在环保领域推广共享模式,如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
- "绿色供应链":鼓励企业从源头到终端实现绿色生产,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环保升级。
4.
相关内容: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环保产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不断扩大,营收超过1.5万亿元。但受经济形势变化、资本市场波动、相关政策及自身因素等多重影响,部分环保上市公司也出现了一些经营问题。环保产业、环保企业如何健康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环保产业发展有哪些短板?科技创新如何引领环保产业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统计,相较于2017年,部分环保上市公司2018年营收增幅收窄。有关专家表示,环保产业发展在2018年下半年增速放缓,产业整体效益经历了动荡回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环保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因而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当前,环保产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进,迫切需要依靠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化解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在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依靠环境科技、产业技术、发展模式的创新,才能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说,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仍处于跟跑水平。面对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变革,环境领域科技创新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创新主体,加强成果转化。
要打赢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在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还得培育战略支柱产业。“培育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依旧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牛鼻子’。”庄国泰说,做好这项工作,要加强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提升产业整体能力;以需求为导向,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技术创新;加快探索环保产业模式创新,引领环保产业新发展。
“要实现环保产业的发展,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创新也有风险。”北京国环莱茵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明认为,对于创新中可能面对的风险,企业要做好准备,也要量力而行。
环保产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居多,这些企业该如何创新?骆建明建议,中小型民营环保企业可以着眼于将细分市场的工作做精。比如,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小型膜生物反应器等市场,民营企业就有不少机会。
江苏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家伟说,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应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努力掌握市场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好知识产权管理。除科技创新外,企业的商业模式同样可以创新。要进一步拓展科技研发服务、技术服务和运营服务,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和效益。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9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