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助力两融业务,创新加杠杆策略引领市场新风向

券商助力两融业务,创新加杠杆策略引领市场新风向"/

券商为两融(融资融券)业务加杠杆,是指券商在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服务时,通过提供额外的资金或证券,使客户的交易规模扩大,从而放大其投资杠杆。
以下是券商为两融加杠杆的一些具体方式:
1. "提高融资比例":券商可以为客户提供更高的融资比例,比如原本最高融资比例为1:1,券商可以提高到1:2或更高。
2. "提供保证金贷款":券商可以向客户提供额外的资金,客户可以用这些资金进行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
3. "提供保证金券":券商可以接受客户提供的证券作为保证金,客户可以用这些证券进行融资买入。
4. "信用账户管理":券商通过信用账户管理,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交易权限和便利。
5. "优化风控措施":虽然加杠杆增加了风险,但券商可以通过优化风险控制措施,如设置预警线、平仓线等,来降低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加杠杆可以提高投资收益,但同时也增加了风险。因此,券商在为两融业务加杠杆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风险管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投资者也应理性看待加杠杆,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相关内容:

家券商上调两融折算率主要针对蓝筹股和成长股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燕青)记者昨日获悉,国泰君安近期普遍上调两融标的折算率,平均股票折算率约为56.2%,主要针对部分蓝筹股和成长股。此前,华林证券、招商证券等券商已上调了部分两融标的折算率。

所谓可充抵保证金证券的折算率,是指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按其证券市值或净值进行折算的比率。担保品风险评估越高,折算率会低,反之则越高。因此,上调折算率往往被认为市场风险的降低。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的股灾后,国泰君安就曾率先采取上调两融折算率。去年6月30日,国泰君安曾率先于当日午间宣布,自7月1日起,上调160家沪深300蓝筹股的折算率,并相应下调融资保证金比例,当时的调整涉及160只沪深300成分股。随后国泰君安对所有可充抵保证金股票折算率上调5%,对于7月1日已上调的业绩较为优异的蓝筹股在此基础上再上调折算率5%,共上调2257只股票的折算率;统一降低客户融资融券业务融资保证金比例至65%,融券保证金比例保持不变。

今年2月下旬,华林证券曾修改了交易系统中的多个两融交易参数并完成了测试。华林证券将批量调整担保证券折算率和标的证券名单,调整后股票类证券的平均折算率将从37.7%上升到50.7%,融资标的数量从757只增加到903只。

此外,记者昨日在采访时了解到,部分券商近期对两融标的折算率也有所调整,如申银万国将新希望、鹏欣资源折算率由42%调高为70%,但也有调低折算率的情况,如韶钢松山折算率由24%调低到18%。

2月19日,招商证券更新了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内和折算率。招商证券公告称,将上调1317只股票折算率,下调300只股票折算率。当日,中银国际也对可充抵保证金名单和折算率进行了调整,140只标的调入到可充抵保证金范围。2月23日,国元证券上调了24只标的的折算率。

“我们公司的担保品折算率都是日常调整的,”一家大型券商深圳营业部客户经理对记者称,“近期对部分停牌或者复牌的个股都有调高或调低。”

一位东部券商两融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的两融标的折算率最近一直有调整,基本上遵守逆周期调整,即大涨之后调低,大跌之后调高,调整的标的既有蓝筹股也有成长股。”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此表示,未来还会有更多券商调高折算率,两融折算率的调高显示部分券商认为市场后期将趋于稳定乃至反弹,整体来看利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周二市场反弹,但两市融资余额持续第四个交易日下滑,沪市融资近三年半首次跌破5000亿元。

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数据,当日上交所融资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1.33亿元至4999.09亿元。深市融资余额减少14.23亿元至3484.07亿元。总体而言,两市融资总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5.56亿元至8483.17亿元。

发布于 2025-07-10 09:34
收藏
1
上一篇:华林证券投行业务收入锐减六成,杠杆提升反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之谜 下一篇:平安证券集团控股(00231.HK)获联交所复牌指引,但仍将继续停牌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