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这通常意味着该企业在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下,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申请已经被监管机构接受并进行审核。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读和背景信息:
1. "政策支持":这可能是中国证监会对创业板改革的一部分,旨在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尤其是那些在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的企业。
2. "创新型企业特点":未盈利企业往往处于初创或成长阶段,专注于技术创新或市场拓展,这类企业在传统财务指标上可能尚未达到上市要求,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 "监管标准":这可能表明监管机构在制定上市标准时更加灵活,允许企业在满足特定条件后,即使未盈利也能上市。
4. "市场反应":这一决定可能会受到市场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看好创新型企业未来成长潜力的投资者。
5. "行业影响":对于创业板其他未盈利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企业成功上市。
具体的企业名称、行业背景以及相关的监管政策和市场影响等详细信息,需要进一步查阅官方公告或新闻报道以获取。

相关阅读延伸: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

6月底,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普微”)的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这是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在此前召开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伴随着大普微首发申请获受理,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也正式落地使用。

国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开表示:“此次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是资本市场回应市场呼声,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的重要举措。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已实施5年,发行上市审核工作有序推进,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结构和生态持续优化,创业板‘激活’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的时机已经成熟。”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之初,深交所就制定了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标准及配套监管安排,为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预留了空间。随后,深交所发布《关于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相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相关适用标准和行业范围。

相较于传统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初期阶段需更长久的资本投入支持。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说:“人工智能、芯片、自动驾驶汽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公司,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研发投入,资本市场多渠道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将使部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公司有效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并扩充产能,有助于缓解其发展早期缺乏资金的巨大压力,给予其成长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同时,创业板未盈利企业上市对估值和营业收入有严格要求,旨在筛选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优质创新企业,为优质创新企业提供IPO通道,突出科技属性强、增长潜力高、市场前景广等特征。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严格落实创业板各套上市标准,为初盈利、未盈利企业提供更多包容,支持优质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经济日报记者 彭 江)

发布于 2025-07-10 12:40
收藏
1
上一篇:首阴战法揭秘,精准捕捉主升浪入场黄金时机 下一篇:国有大行启动重新评估,部分代销公募基金风险等级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