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先行,规划转行华为客户经理的关键一步

自我认知先行,规划转行华为客户经理的关键一步"/

转行成为华为客户经理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决策,以下是一些步骤和建议,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为转行做好准备:
### 1. 自我评估 - "技能分析":列出你目前拥有的技能,包括硬技能(如技术知识、销售技巧)和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 - "兴趣探索":思考你对客户服务、销售和华为公司的兴趣程度。 - "价值观考量":考虑你的个人价值观是否与华为的企业文化相契合。
### 2. 行业研究 - "了解华为":研究华为的业务模式、产品线、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 - "客户经理角色":了解华为客户经理的日常工作内容、职责和要求。
### 3. 职业规划 - "目标设定":明确你转行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 "学习路径":规划你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比如销售技巧、产品知识、行业趋势等。
### 4. 获取信息 - "网络资源":利用LinkedIn、职业论坛等平台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 - "咨询专家":如果可能,与当前或前华为客户经理交流,获取第一手信息。
### 5. 教育和培训 - "相关课程":参加销售、市场营销或客户关系管理的培训课程。 - "自学":通过在线课程、书籍和研讨会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 6.

相关内容:

转自:建走偏锋



嘉宾介绍

阿明


#BG

2020-2025本科: 中南大学城市规划


本科阶段为了探索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积极参加了自然规划局和美团的实习,最终校招选择华为ICT客户经理的offer。


关于离开城市规划行业的原因,最简单的来说就是对规划行业未来的发展没有信心,自身想要重新规划未来职业发展路径。


回望本科五年的学习和求职历程,或许有那么一点点感悟值得和大家分享。这段求职旅程,不仅是一次职业的选择,更是一场对自我内心的深度探索。


我始终坚信,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亦或是其他选择,我们都应该尽早的搞清楚下面这个问题:“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我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了解自己后再去做决定,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有持续的自驱力。

1

为什么选择建筑城规?

纯属失误。


2020年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录进这个专业。


回想起来当时自己的分数本可以有很多不错的选项,2020年7月31号那个下午,我作出抉择的那个下午,印象中相当的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却不知道当时其实站在人生的岔路口,风云千樯,浑然不觉,当时只道是寻常。

图/20年填报志愿的截图


大一的时候一直想过转专业,但大一学年的课程中美术类和设计类课程占比很大,一个并不擅长也对这方面不感兴趣的学生想要在这些课程拿下高分很难,加上所在高校的转专业政策很严苛,我最后没能转出去。

大类分流进入城规时,我对这个专业也一样充满了好奇。规划涵盖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等多个领域,课程内容丰富而繁杂,确实很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自己在专业学习中也锻炼和成长了很多,在前四年的学习中也收获了很多。然而,随着行业和自我探索的深入,我逐渐发现,虽然我对专业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兴趣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个人的性格和未来的规划设计工作并不匹配,考虑到土建行业的下行趋势,我觉得人应该顺势而为,主动求变,放弃固然可惜,但坚持读下去对我而言也意义不大。

图/获得奖学金

2

在实践中看清市场、了解职业也审视自己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探索自己的职业方向,我积极参加实习活动。这些实习经历,就像一面面镜子,让我看到了不同职业的样子,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


(一)自然资源规划局:初次职场的探索

大三暑期,我去到规划局实习,成为一名实习生。


这次实习,很幸运遇到一些行业前辈指点我,让我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也让我明白城市规划背后的复杂博弈:不是所有的 “合理规划” 都只关乎空间布局,更涉及土地财政的微妙平衡、政绩考核的压力传导,甚至是金融体系的深层联动。


在学校里的规划专业教育方式中,往往把设计能力排在首位,学生阶段往往认为城市规划是 “用图纸改变城市” 的浪漫事业,但真正通过在规划局的工作让我明白了“要理解中国的城市问题,必须理解政府行为的逻辑。” 在规划局的三个月,正是透过这份 “逻辑”,看到了行业表象下的真实 —— 当规划的决策权更多受制于土地财政的现实需求,当图纸上天马行空的“诗和远方” 总要向现实的 “面包和黄油” 妥协,仅凭一腔专业热情,很难在这个领域真正触达 “改变城市” 的理想内核。


这次实习也让我思考了很多。让我第一次以 “社会人” 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专业:我依然热爱城市规划的学科魅力,但也清楚地认识到,若想在这个行业获得长远发展,仅凭技术能力远远不够,还需深谙政策逻辑与市场规则。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开始思考:我的热情究竟是倾注于 “用图纸描绘空间”,还是 “在与人的链接中创造价值”?这种思考,为后来转行华为客经埋下了关键伏笔,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珍贵的认知升级,在尚未完全踏入行业时,要学会用更立体的视角审视职业前景,也让我在后来求职时,能更果敢地遵循内心的声音。


(二)美团 - 大众点评事业部:在互联网行业中继续探索

2024年秋季,我前往美团实习。这份实习工作是我跨行业的第一次实习。在工作中,我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类型的客户,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学会了如何用数据来评估工作效果,如何根据数据调整工作策略。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这让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让我感受到了互联网行业的活力和创新氛围。


这次实习,让我发现了自己在市场调研、客户沟通和数据分析方面的潜力,也让我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意识到,自己喜欢那种充满挑战、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工作环境,喜欢与不同的人打交道,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用户和企业创造价值。

图/在美团的日子

3

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结合兴趣和优势去做职业规划

随着毕业的临近,我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要选择接着读研,毕业季春招开始的时候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了求职之旅,参加完学校的春招之后让我意识到了就业市场的严峻,学校春招和省教育厅举办的两场招聘会中,上千家企业单位,招收建筑和规划的专业屈指可数,那会自己深刻的感受到大学教育和市场脱节如此严重,市场端已经没有多少需求但大学还在不断地输送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于是乎转行成为了这个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小红书上关于培训建筑城规从业者转行的这样一种业务也发展成了新的行业。


在转行初期我投递的非常多的简历,面临着许多的选择,既有与专业相关的规划设计单位,也有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制造业等其他领域的企业。在选择过程中感到有些迷茫和不确定,因为选择人生的第一份职业确实是一个关键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咨询了很多人,也感谢很多亲友师长及前辈的指点。



对于还在犹豫继续读书还是就业的我来说,想清楚一个问题很关键,那就是想清楚读书是为了兴趣、转行,还是提升专业技能。如果目标模糊,不妨先去实践中探索,让实践告诉自己答案。我静下心来,认真回顾了自己的实习经历和校内经历,分析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我发现,自己在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对互联网行业和销售类岗位充满了兴趣。我喜欢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喜欢挑战自我,想要去海外工作丰富阅历,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


在我的一位优秀学长的帮助下,我了解到华为 ICT 客经这个岗位,它需要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市场分析能力。这与我的兴趣和优势不谋而合,同时国际化的工作经历能够极大地拓展我的视野和锻炼我的能力,帮助我不断成长,我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我喜欢并且适合我的工作。


于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深入了解了华为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了解了ICT 领域的相关知识,经历几轮面试最终拿到offer,咨询了很多人然后决定转行离开规划行业了。


4

趁着年轻多折腾,转行不是一劳永逸,总有新目标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平淡生活也好,激烈拼搏也好,只要最终你获得了你想要的,所有的生活都值得被祝福。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筛选”都只是一种形式,别被这些一时的标准迷惑。


定义你最终归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欲望综合的那个真实的你。因为即使你毕业的时候成绩优异获得了一份高薪高压的工作,如果你是个不那么野心勃勃的人,那么你早晚会被压力逼迫离开这份工作;即使你学的是理工干的是码农,如果你最热爱的是写作,那么早晚有一天,你会用你的闲暇时间因为热爱而驱动自己创作。也许你在工作中得到的是薪水,但你的人生在你的写作里。


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缺点,我适合做什么,我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些东西会决定你愿意为什么奋斗,最终会决定你对一份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最终会决定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是舒服的,最终会决定你人生的意义。


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复杂,不见得立刻就有答案,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是不断变化的,这些问题需要你以自己和世界互为对照,去不断地追问,又在不断追问后塑造。


最后希望我的求职故事能够给想要转行的同学们一点点参考,如果能够通过这个认识更多的朋友也更好,希望大家在大学期间勇于探索自我,结合自己的天赋和热情,去找寻自己的赛道。


-END-

撰写:阿明

编辑:小樱



发布于 2025-07-10 14:44
收藏
1
上一篇:股票开户全攻略,如何办理?揭秘热门证券公司开户选择技巧 下一篇:揭秘,如何轻松获得证券公司低手续费账户的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