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涨船高到唇亡齿寒,可转债市场演绎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

从水涨船高到唇亡齿寒,可转债市场演绎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

可转债是一种结合了债券和股票特点的金融产品,其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正股价格、市场利率、信用风险等。从“水涨船高”到“唇亡齿寒”,这两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可转债在近期市场中的波动情况。
1. "水涨船高":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可转债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这主要是因为可转债的正股价格上涨,使得可转债的内在价值增加。此外,市场对可转债的需求增加,也会推动其价格上涨。
2. "唇亡齿寒":然而,当市场出现波动或负面消息时,可转债的价格可能会大幅下跌。这是因为投资者担心正股价格下跌,从而影响可转债的价值。此外,市场对可转债的需求减少,也会导致其价格下跌。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可转债上演过山车行情的原因:
- "正股价格波动":正股价格的波动是影响可转债价格的主要因素。当正股价格上涨时,可转债价格往往会上涨;反之,当正股价格下跌时,可转债价格也可能会下跌。
- "市场利率变化":市场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债券类产品的价格下跌,包括可转债。因此,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转债的价格可能会下跌。
- "信用风险":如果可转债发行公司的信用风险增加,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其违约风险,从而导致可转债价格下跌。
- "市场情绪":市场

相关内容:

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月20日讯,频频刷新历史记录的盛况还近在眼前,周一收盘达7.10%的暴跌,却将中证转债指数瞬间打回2014年,年初以来累计的涨幅尽数回吐。更惨烈的是三只转债基金进取份额全线跌停。

由于两会同时出手规范市场,中国股市遭遇最墨“黑色星期一”,沪指大跌7.7%,惨烈程度更甚于“530惨案”。2015年1月19日,也将被永远载入史册,成为“政策黑天鹅”的又一血祭。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虽言“进可攻,退可守”,但估值已然被市场拉高的可转债,最终也难逃“血洗”命运。

**股市驱动+稀缺性推动,转债三个月走势完胜大盘**

去年三季度以来,随着蓝筹股趋势性行情的启动,可转债也迎来了久违的春天。此外,在不断触发赎回与折价套利的双轮驱动下,转债稀缺性日益凸显,促使转债行情迅速由春入夏,市场热情火爆,估值不断得以提升。

大智慧大数据终端显示,从2014年11月21日到2015年1月16日(降息驱动),近三个月的时间,是上证指数和中证转债指数涨势最为明显的波段,其间,中证转债指数从324.91点快速上涨到466.45点,涨幅达43.27%,与此同时,沪指从2486.79点上涨到3376.50点,涨幅36.03%,转债走势完胜。

上海一机构投资人士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此轮可转债上涨行情最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正股,蓝筹股的走强直接带动了转债指数的上涨。此外,转债标的的日益稀缺,提升了转债估值,是转债指数上涨的另一驱动因素。双重驱动力下,转债走出了比正股更强的行情。

而在此期间,最风光的莫过于三只转债进取基金。由于自带高杠杆,指数不断走高的形势下,三只B份额连续涨停成日常,其中,转债进取(150189.SZ)甚至两次触发不定期上折机制。

**估值驱动变弱,正股暴跌下转债在劫难逃**

随着转债估值不断提升,在突破2009年估值高位有压力的形势下,转债估值继续提升遭遇瓶颈,正股驱动逐渐成为主要矛盾。由此,股市暴跌的背景下,转债市场唇亡齿寒也就合情合理了。

更悲剧的是,由于三只转债分级基金高达3倍多的杠杆,中证转债指数大跌7.1%的情况下,一个跌停板已经不足以反映标的指数的跌幅,也就是,理论上来讲,跌停之后还有跌停。

“转债B份额的杠杆本来就比其他分级基金要高,波动也就更大,可以连续封涨停,也可以连续跌停。之前指数上涨乏力的前提下,B份额仍然表现强势,已经累积了一定风险,这次下跌,估计最少要跌2个板。”上述投资人士称,“不过也要看投资者情绪。”

同时,他也表示,如果风险能够充分释放,也就意味着介入良机,因转债存在刚性需求,估值上尚有支撑。

不过,中金公司最新可转债周报认为,若要支撑转债目前的估值,股指要上涨到超过4700点。由于转债估值已经透支了相当高的股市上涨预期,且达到07、09年的股市预期、供求状况相似阶段的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大为弱化。

中金并表示,在稀缺性正在体现的时候,估值主动压缩的可能性较小,转债价格和正股仍会保持同向,但弹性将明显降低。而股市方面,仍坚持由“快钱”主导到“慢钱”推动的思路,未来两个月震荡加大但仍正面看待,估值过高并不等于要立即兑现。但转债估值高是确定性因素,而股市走势是概率问题,尾部风险难防范,对投资者交易能力的要求正在提升,思路应转为且战且退,或考虑正股替代策略。

**资金面出现紧势,央行的风何时来**

虽然本周新股申购资金将陆续解冻,但业内人士称,今日银行间市场拆借难度却有所加大,资金面开始显露出紧势。此外,央行近期政策放松力度弱于预期,也给市场增添谨慎情绪。

“可能是因为财税上缴影响吧,感觉今天资金还是有点紧的,拆出资金的机构不多,尤其是隔夜等超短期资金。”上海一券商交易员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在今日发给大智慧通讯社的周报中称,新股锁定资金的解冻对本周流动性形势缓解动力有限:“与锁定资金一样,资金锁定时,大型商业银行可以用锁定的资金来置换流动性备付金,供给市场,在资金解冻时,大型商业银行也必须反向操作,将供给市场的流动性备付金替换解冻的资金。”

陈龙并称,现金需求方面,由于离春节还有1个月的时间,大规模取现还未启动,对市场不会造成抽水,而月底的现金需求可以忽略;影响最大的是财政上缴,由于上缴时点较为集中,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央行今日数据显示,去年12月全部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环比减少1184亿元。民生宏观团队认为,外占大幅收缩是降准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央行可能会迫于资本流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贬值预期增强--资本加剧流出--更大的基础货币缺口恶性循环的干扰下最终推迟了降准。

不过,民生证券认为,全球经济今年都有下行压力,美国也将独木难支,货币宽松+通缩是2015年主悬念。美联储加息会延后,欧日央行会继续加大宽松力度,资本流出压力未来或会有所减轻,货币宽松终会到来。

“央行近期综合启用MLF续作、再贷款的定向放松政策,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融资条件限制,不过在银行贷款占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例已下探至10%、而自筹资金占比进一步抬升至83%左右的当前形势下,为防止投资增速趋势性惯性下滑,适时启动包括不对称降息在内的货币政策调整,从而有效缓解微观主体的投融资约束,切实可行。”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中心高级研究员陈鹄飞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

发稿:任海霞/古美仪 审校:孔驰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官方微信互动DZH_news 上海站电话:+86-21-2021 9988-31065 北京站电话:+86-10-5799 5701 微博爆料weibo.com/dzhnews)

发布于 2025-07-10 19:43
收藏
1
上一篇:新开户必看!揭秘各大平台低佣金开户攻略 下一篇:并购新规后劲十足,115亿现金大交易涌现,上市公司探索定向可转债重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