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何不改其名,坚守“邮政”二字之谜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何不改其名,坚守“邮政”二字之谜"/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改名为“中国邮政银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历史沿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基础上,经过改革、重组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保留了“中国邮政”这一名称,以体现其与邮政业务的紧密联系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2. "品牌认知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改名可能会对现有的客户群体和市场认知造成影响。
3. "业务定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成立时就明确了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位,服务“三农”和社区,提供零售银行业务。保留“储蓄”二字,有助于突出其零售银行的特点和优势。
4. "政策考量":在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政策制定者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市场稳定、行业定位、品牌价值等。保留原名称可能是基于这样的综合考虑。
5. "国际化考虑":在国际上,“储蓄银行”一词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因此,保留“储蓄银行”这一名称,有助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推广。
总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改名为“中国邮政银行”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旨在保持其品牌价值、市场定位和历史传承。

相关内容: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过去多年一直是叫“中国邮政储蓄”,挂靠于各地各级邮政局、邮政所,遍布城乡,布点甚多,曾经很多年里,中国那大量没有设立银行的边远山区小镇,却一直有中国邮政储蓄所存在,是真正的“农民银行”、“农村银行”。因为布点多、覆盖广,百姓觉得灵活便利、合适自己,每天存钱、取钱十分踊跃、热闹,自然业务量也是很大的,超过农村信用社,敢同“四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抗衡。就连如今的排名,“中国内地40家银行综合实力排行榜”,它也是在第五位,仅次于四大行的。

这也是我本人曾经常去办理个人业务的地方,隔三岔五便要走出校门(我那时在地方上一所大学任教),到马路对面的邮政储蓄所去,一则寄钱给家人,因父母在老家,觉得邮政储蓄方便;二则领取各地报刊汇给我的稿费,因很长一段时间里,邮电局把汇款业务交给隔壁的邮政储蓄所打理……所以对它挺熟悉、挺亲切的,那里的工作人员也都认得我,对我态度很好。

可是,曾几何时,“中国邮政储蓄”竟然“鸟枪换炮”,变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了。我想,中国邮政储蓄部门大概是郁闷、纠结无数年了,总觉得自己一直干的是银行的业务,毫无区别,却一直没有“银行”的头衔,则名不正、言不顺,像没娘崽,或后娘生的一样,名头不好听,能不委屈、尴尬吗?如今终于叫做“银行”了,“扶正”了,能不扬眉吐气,能不欢呼雀跃吗?

但问题是,“储蓄”本来就有银行之意,如今再加一个“银行”,“储蓄银行”,岂不是重复、啰嗦,同样让人们觉得尴尬怪异、不清不楚吗?你干脆叫“中国邮政银行”嘛,岂不更好?

显然,这要再进一步是很困难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因为带“中国”字头的银行,目前主要是那“四大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另外就是特殊情况的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民生银行,除此以外,连盛名赫赫的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东发展银行……都还没冠名“中国”呢!而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算还是冠名“中国”的;只不过名称不够简洁、响亮,又是“储蓄”又是“银行”的,目的仍然只有一个,不想让你成为几大行之一嘛。

所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一步的计划,我想,你要么干脆把“中国”、“储蓄”都去掉,直接叫“邮政银行”,虽然无“中国”二字,却简洁、响亮;要么恢复为旧名“中国邮政储蓄”,虽然无“银行”二字,但让广大老百姓、老客户觉得熟悉、亲切,接地气、有底气。

发布于 2025-07-10 20:27
收藏
1
上一篇:你好!轻松开户,开启太平洋证券投资之旅! 下一篇:定了!是这19家银行——重磅公布我国最新入选银行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