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发展历程,见证中国资本市场成长之路
创业板(ChiNext)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它旨在服务自主创新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前期酝酿与准备阶段 (2001年 - 2008年)"
"概念提出:" 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推进风险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二板市场(创业板前身)。
"探索与争论:" 此后多年,关于设立二板市场的讨论和研究持续进行,但具体方案几经变化,也引发了关于市场定位、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广泛争论。期间,上海、深圳等地也曾有过设立二板市场的具体方案设计,但均未付诸实施。
"制度基础建设:" 尽管没有正式设立,但中国资本市场在法规建设、市场监管、中介机构发展等方面为创业板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2. 正式设立与启动阶段 (2008年 - 2010年)"
"政策推动:"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更加重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在深圳设立创业板。
"规则制定:" 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加快了创业板的规则制定工作,包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明确了创业板的定位(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和上市标准
创业板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