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能“薅羊毛”,实则被“割韭菜”,揭秘直播卖“0元”电话卡的真面目

本以为能“薅羊毛”,实则被“割韭菜”,揭秘直播卖“0元”电话卡的真面目"/

近年来,随着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直播平台进行虚假宣传,以“0元”电话卡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实则骗取消费者充值激活,从而赚取佣金。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针对此类现象,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虚假宣传,对所谓的“0元”优惠要保持警惕。
2.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直播平台的监管,对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直播行业的乱象,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直播平台、主播及消费者的权利义务,为打击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4. 提高主播素质:直播平台应加强对主播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主播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杜绝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行为。
5.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总之,打击直播行业中的“割韭菜”行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只有加强监管、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才能有效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关内容:

g>直播间购卡套路多,资费、套餐皆“缩水”

“精心挑选的 19 元 215G 移动流量卡,到货后却成了 39 元 80G。”陈先生称,联系主播也未获回应。记者进入相关直播间,看到背景图醒目标注“19 元/月”“215G”及“中国移动”标识,主播还称可免费领卡包邮,使用价格恒定。众多用户咨询办卡选号,陈先生收货后才知需先充值 50 元激活,且套餐与宣传严重不符。

张女士所购广电卡同样存在问题。主播承诺每月 19 元,含 135G 流量与 100 分钟语音通话。可充值 100 元激活后,实际资费 29 元,流量仅 99G 且无语音通话。经向运营商了解,虽号卡真实,但套餐与直播间说法有差异。商家解释需特定月份联系返现,经复杂计算首年实际月租 19 元,而 135G 流量和语音通话需每月额外付 2 元开通会员权益,这些购买前均未告知。

郭女士在有 20 多万粉丝的直播间选了中国联通套餐,收货时发现联通卡变移动卡,使用后更是发现价格从 19 元涨到 39 元,流量从 235G 缩减至 80G。消费者们本以为捡到便宜,实则陷入直播间购卡的重重套路之中。

本以为能“薅羊毛”,实则被“割韭菜”

记者经社交平台搜索发现,众多消费者在直播间购卡时遭坑。

卖卡主播常以“官方营业厅直发”为幌子,用超低价格与超高流量作诱饵,喊出诱人口号,还称可随时无成本注销。消费者本以为能“薅羊毛”,实则被“割韭菜”。号卡虽可能“0 元购”,但激活费用高昂。

主播宣称收货不激活无损失,可消费者收货时难察觉问题,充值激活后才知货不对板。 记者在直播间购卡调查,购买联通卡收到电信卡,客服称因未通过联通审核便换发其他运营商卡,商品链接详情页底部有小字说明。

另一直播间主播推荐买三个链接,记者按要求操作却收到链接外新卡,且商家产品不久下架,直播间换商家与包装后继续售卖同款。

记者多番尝试,宣传套餐常“审核失败”,商家寄出减配新卡,原因解释含糊,或推给系统问题,或直接失联,或甩锅运营商。

运营商表示,一般情况下身份证开卡不超 5 个且无恶意欠费记录不会“审核失败”,但特殊优惠套餐有地区竞争、名额、下单次数、证件地区、地址、年龄、信息安全等限制条件。“审核失败”未通知消费者便发新卡,引发不满与质疑,消费者怀疑商家借此促充值激活。

近月记者关注相关直播账号,多数主播售后不理,一月后原本持续开播主播均停播。

“0 元购”均为噱头,骗取消费者充值激活以赚取佣金

记者探究“官方代理”卖卡套路多的缘由,发现成为所谓“官方代理”门槛极低。

运营商表明开卡激活后能在营业厅或电话查询到的号卡套餐真实有效,这类特殊优惠套餐多是合作方在特定平台针对新用户的限时活动,不同地区有别且代理商可能有单独补贴,致使套餐内容复杂,直播间所卖号卡常为此类。

而成为代理商近乎零门槛,公众号文章以“零成本创业”“兼职轻松月入过万”等宣传并附“保姆级”教程招募“号卡合伙人”,记者注册发现仅靠身份证信息与码完成实名认证即可成为代理商。 在代理系统内,涵盖多家运营商近百种套餐,有详细内容、推广链接、产品海报等,结款方式多样如“次月返”“秒返”“月月返”,每单佣金 80 至 200 元不等,还可招收次级分销商按比例分成,由此形成庞大销售网。

系统里的推广教程涵盖多方面,甚至教导以虚假的“9 元月租”宣传引流,虽无此套餐却可通过返现和搭配其他卡来操作,只要用户激活就能拿佣金。

消费者疑惑“0 元购”且充值到号卡中,代理商看似无利可图却还用套路诱导激活,实则超低资费、大流量、“0 元购”均为噱头,部分商家虚报资费流量,在审核未通过仍寄其他卡,目的就是骗取消费者充值激活以赚取佣金。

代理商套路重重谁来监管

多位网友表示,代理商销售网庞杂而混乱,几乎没有任何准入门槛,导致代理商良莠不齐,出现问题该由谁来监管?带着网友的疑问,记者咨询了各大运营商及直播平台。

移动客服人员表示代理商的具体宣传行为难以监控,如果是号卡本身出现问题可以联系官方客服。部分代理商售出一批号码后就会闭店,缺乏诚信,但运营商无法对其宣传行为进行监管。联通和广电客服人员则回复,不清楚代理商的行为,只能帮忙记录反馈。电信客服人员也回应称,代理商的活动更新一般不会告知官方,如有消费者遇到代理商虚假宣传等问题,客服人员可以帮忙反馈。然而多位消费者指出,“反馈”之后并无任何结果。

直播平台官方客服则表示,平台仅提供接入信息技术服务的接口,不参与其具体业务经营,但会对其进行监管,如遇问题消费者可以向平台进行举报,若存在违规行为,经平台核实后将会对其作出整改、扣除信用分、下架等处罚。但一些消费者也表示,很多商家卖完就跑路,这种事后追责似乎有些“马后炮”。

专家观点

运营商与平台均有监管责任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阳认为,代理商直播卖卡时谎报流量、任意换卡,本质是故意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的行为。有些主播在直播过程中未说明套餐的实际情况,却在隐蔽处以极小字体标注解释,这并不能规避责任。“因为消费者在正常购买场景下很难注意到这些标注内容,这不符合法定的告知要求,因此仍然构成虚假宣传,代理商仍要承担责任。”

陈阳表示,代理商准入门槛过低,会滋生不正当商业行为,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因此,建议运营商在授权代理商时应审核其身份资质信息,做好记录保存。当发生代理商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时,运营商应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出具代理商的相关信息,帮助消费者维权,这也有助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对代理商虚假宣传问题,运营商和电商平台均具有监管责任。运营商有责任保证自身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宣传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消费者基于对运营商商业信誉的信任发生购买行为,运营商应当对代理商的销售行为承担监管责任,就代理行为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保证代理商的销售、宣传手段合法合规。电商平台对于违法违规的销售行为应及时采取下架、罚款等措施,维护平台内健康的交易环境,并为消费者的维权提供代理商的相关信息等帮助,如因平台未及时履行监管责任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平台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陈阳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之前查看直播间相关资质,注意查看产品详情页的具体介绍,注意保存宣传内容截图、购买记录、实际资费等信息,如有维权需要可作为证据。运营商及电商平台均应加强监管,出现问题后积极帮助消费者维权。此外,他还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出台针对性的监管规定,对目前存在的违规行为做出明确规范。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发布典型案例、普法小知识等进行法制宣传,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同时做好审查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进行监督管理。“多管齐下,才能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于 2025-05-06 10:12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直播卖卡陷阱,超低价大流量诱惑,一单佣金百元套路用户充值激活 下一篇:新手小白年底开户,会被套住吗?年底行情解析与开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