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S全球网络拓展受政策支持,跨境支付板块股票再掀热潮
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全球网络覆盖的扩大得益于政策的支持,这一消息一出,跨境支付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随之活跃。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和解读:
1. "政策助推":政策的支持对于CIPS全球网络的覆盖至关重要。政策的出台往往意味着政府对于跨境支付领域的高度重视,这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 "CIPS全球网络覆盖扩大":CIPS是全球首个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其全球网络覆盖的扩大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频率,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3. "跨境支付概念股活跃":随着CIPS全球网络覆盖的扩大,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从而推动跨境支付概念股的活跃。以下是一些可能受益的股票:
- "支付服务提供商":如银联、易宝支付、拉卡拉等,这些公司主要从事跨境支付业务,CIPS全球网络覆盖的扩大有助于提升其业务规模。
- "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基金等,这些机构在跨境支付领域具有较大优势,CIPS全球网络覆盖的扩大有助于提高其业务竞争力。
- "科技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这些公司在跨境支付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CIPS全球网络覆盖的扩大有助于其拓展业务范围。
4. "投资建议":投资者在关注跨境支付概念股时,应关注以下因素:
- "公司业务":关注公司
相关内容:
4月22日,跨境支付概念股持续活跃,截至发稿,新晨科技、优博讯、信雅达等多股涨停,拉卡拉、科蓝软件、艾融软件等涨超10%。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到,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跨境清算公司增强与金融机构协同联动,共同提升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水平。推动更多银行加入CIPS,持续扩大CIPS网络覆盖范围。加强CIPS建设,完善系统功能,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为人民币计价的全球贸易、航运及投融资提供安全高效的结算清算服务。
《行动方案》提出,加强“本币优先”理念宣导和跨境人民币政策宣传,建立上海市重点领域国有企业人民币跨境使用工作评价机制,鼓励“走出去”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优先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支付结算,并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各类企业使用人民币。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网信办、国家数据局日前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指南》旨在促进中外资金融机构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更加高效、规范,进一步明确数据出境的具体情形以及可跨境流动的数据项清单,便利数据跨境流动。
国信证券指出,CIPS全球化进程持续加快,DCEP试点开启跨境新篇章。自2015年10月正式上线以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不断扩展全球布局,其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核心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持续强化。截至2024年末,CIPS已覆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接入102家直接参与者与1377家间接参与者,连接境内外主要商业银行、清算行与国际金融机构,构建起高效、开放、安全的跨境人民币支付网络。
华西证券认为,短期内跨境支付行业洗牌加剧,依赖低价策略的中小卖家退出,头部机构集中度提升,长期将推动行业向合规化、区域化、技术驱动方向转型。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