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券商华丽“变形记”,见证金融新势力崛起之路
温州券商的“变形记”主要指的是近年来温州地区证券行业发生的深刻变革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行业转型":温州券商从传统的股票经纪业务逐渐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开始涉足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金融科技等领域。
2. "业务创新":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温州券商积极拥抱金融科技,通过开发智能投顾、在线交易等创新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业务效率。
3. "市场拓展":温州券商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而是积极拓展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他们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参与跨境并购等方式,扩大业务规模和影响力。
4. "风险控制":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温州券商也高度重视风险控制。他们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合规建设,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5. "人才培养":为了适应行业变革,温州券商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他们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开展内部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6. "社会责任":温州券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他们通过支持公益事业、参与扶贫项目等方式,回馈社会。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
- "浙江证券":作为温州地区的一家老牌券商,浙江证券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涉足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金融科技创新,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 "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在温州设立了
相关内容:


2014年全市证券交易额1.4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8.94亿元,同比增加32.36%;利润总额5.37亿元,同比增加52.03%;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加53.33%。(据温州市证券期货业协会统计)
☉商报记者吕云方
一扫传统业务的市场阴霾,受益于融资融券、股票质押、资管产品、证券资产化等创新业务从无到有,自金改以来,温州证券行业跟上资本大时代步伐,迎来行业发展又一春。
融资融券、股票质押、资管产品、证券资产化等创新业务从无到有,证券营业部业务“大变脸”,温州证券行业正在努力从单一的经纪业务走向综合金融服务……
助力金改,本土投行团队浮出水面
温州券商行业经纪业务闻名全国,但是投行业务长期处于空白地带。
自2013年券商转型创新以来,温州券商纷纷引入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性人才打造本土投行团队。他们从新三板领域着手,努力打通温州中小微企业投融资产业链,包括企业挂牌,联合相关中介机构增值服务、创投机构投资、银行配套融资、新三板二级市场投资机会等。
据了解,目前申银万国证券温州分公司、上海证券温州公司等都已成功组建本土的投行团队,金改以来积极参与温州前百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协助小微企业挂牌新三板,推动温州场外市场业务发展和IPO发展。温州券商行业更是扮演“红娘”,协助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与机构投资者参与直接投资,发展股权投融资业务。
业务“变脸”,财富管理雏形正在形成
去证券公司就是买卖股票!三四年前,这一观点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可现在绝对OUT。
如今的证券营业部已不是单一炒股票,它们已能提供专业金融综合服务,涵盖了股票经纪与咨询、债券与固定收益产品、开放式基金与资产管理产品、信托产品、融资融券、期货IB业务等产品线,券商财富管理雏形正在形成。像伞形结构化、阳光私募、基金专户、PE股权、股权质押等等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财富管理业务被转型中的券商视为最为肥美的业务蛋糕,温州券商行业也是先知先觉。2011年,申银万国温州营业部开始把自己定位于“温州人财富管理首选顾问”,随后,多家营业部也以各种方式渐渐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券商行业整体佣金率下降已是不争事实,靠天吃饭的传统经纪业务面临着转型。”当时,这一观点渐成行业的共识。
当然,温州券商财富管理还仅仅是起步阶段,券商已经引进了许多银行、保险等创新金融理财产品,不过,离真正成为市民财富管理的主渠道还有一定距离。
资产证券化热潮,开辟融资全新的路径
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国内券商正迎来资产证券化“春天”,这两年,温州券商也加入资产证券化热潮,推进温州政府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为其开辟融资新的路径。
金改初期,多家证券公司就专门组织工作人员,着手梳理筛选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或政府平台公司,比如景区门票收入、高速公路收费、电影门票收入现金流以及出租车管理费等,为启动资产证券化做准备。“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企业的融资需求或满足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需求。对于温州企业来说,这将开辟企业投融资全新的路径。”一证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还透露,目前多家券商已与政府企业拟成立多个资产证券化产品,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还处于酝酿,等待出炉的阶段。
等到资产证券化业务真正开启那天,它无疑将成为温州券商行业资管业务的最大新亮点。
对话
“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机遇,或许就会像10年前投资房地产的机遇一样享受到制度红利”
券商业务大变脸,证券营业部正在从单一的经纪业务走向综合金融服务,在国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下,市民该如何借助券商,享受资本市场的盛宴,昨天,本报记者就此专访温州市证券期货业协会会长、申万宏源证券温州分公司总经理瞿炳建。
记:A股持续狂热,卖楼套现炒股论在咆哮,你怎么看待?
瞿:资本市场发展迎来崭新的阶段。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资本进入股市也是助力实力经济”。本轮的国企改革以及创新经济发展,对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创新经济的中小企业,都要倚赖于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
记:听说你的口头禅就是“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你怎么看待这两个机遇?
瞿:我银行从业10年,证券从业22年,经历了股市几轮牛熊更替。从我的经历来看,当国家发展大机遇来的时候,投资风险就变得可控,比如2006年时,投资股市,2003年,投资楼市,现在回过头去看,其实那都是历史性大机遇。对于投资者来说,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机遇,或许就会像10年前投资房地产的机遇一样享受到制度红利,拥有股权是当下资产配置的最佳选择。
记:其实抓住机遇,是每个投资者的梦想,那到底如何抓住呢?
瞿:积极地在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配置,在当前已是大势所趋。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庭资产配置过多偏向了储蓄和房产市场,投资相对单一。尤其在普通家庭内部,证券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所占比例极低。搞活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让人民群众获得财产性收入,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已经成为高层领导的共识。顺应形势,按标准普尔“1234”理财法则,至少三分之一资产配置证券分享中国新经济成长,将是明智之举。
记:资产配置不能少了证券,那你眼中最优的配置捷径,能跟投资者分享一下?
瞿:券商业务大变脸,打造统合的金融服务体系。而对于投资者而言,综合金融服务就是涉足资本市场的最佳捷径。就拿温州申万来说,2011年,我们就有了全新定位,即做温州人首选投资顾问,也就是说普通投资者到申万来,不再只是炒股票了,而是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全球资产配置的视野下,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私人银行服务都已经成为现实。
记:现在,金融市场最抢眼当属A股表现,你怎么看待A股近期狂飙?
瞿:当前A股市场特征是经过了2008年以来多年震荡整理,终于开始了一轮新的震荡向上的征程,短期过程中的调整不改牛市格局。现在,中国经济正处于寻底中高速发展阶段,改革转型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投资机会。自贸区、“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未来我国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处于一个战略展开的发展态势,这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后,一个非常有进取意味的展开,证券市场也将展现出崭新的风貌。
牛市在途中,但牛市不会一帆风顺,在跌宕起伏中走高,其过程将更精彩。
2000年至2014年温州证券有关数据
本土投行团队金改成绩单(部分)
成功股改5家(其中申万3家,上海证券2家)
签约8家(其中申万3家,上海证券5家)
小微企业挂牌新三板近10家
企业成功改制超10家
相继成立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亿元
证券营业部业务升级
1.专业的投资顾问团队指导股票投资。
2.年利率从5.5%到7.2%不等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天天增、周周盈和双周赢等,相当于余额宝的产品。
3.高收益的对冲套利产品和期货量化产品。
4.公募、私募基金产品,2014年公募产品最高收益达100%,私募产品广州穗富近3个月以来,增值超过30%。
5.推行股权投资,鼓励资本参与一级市场。
6.为投资者提供“类贷款”业务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客户可以通过办理融资融券、约定式回购、股权质押、伞型信托等业务向我们“贷款”,实现随借随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