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固收”?揭秘固定收益投资的奥秘
“固收”是指固定收益投资产品的简称,这类投资产品通常承诺支付固定的收益率,即投资者可以预期到固定的利息收入或收益。固收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地方政府债等,它们通常有固定的利率和到期日,到期时发行人会支付本金和利息。
2. "定期存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存款产品,承诺在存款到期时支付固定利率的利息。
3.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等,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
4. "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由金融机构设计的,投资于债券、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的理财产品,承诺固定收益。
固收产品的特点是收益相对稳定,风险相对较低,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然而,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等因素,固收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变动幅度通常较小。
相关内容:
1 “固收+”是什么?
据了解,目前市场对“固收+”理财产品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固收+”是一种投资理念,可以拆解为两个层面来理解:“固收”和“+”。
2018年9月26日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投资性质的不同,将理财产品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权益类理财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都有事先固定的利率、股息,而且有明确的到期日,只要持有到期,就能获得之前约定好的收益。因此,相比于主要投资股票市场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风险较小,收益较为稳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波动。
“固收+”就是在把不低于80%的资产投资于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债权类资产来获取基础稳健收益的同时,把剩余部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高但收益也更高的权益类产品,如股票、打新、可转债等。
简单来说,“固收+”是一种资产配置方法,其本质是将债券、股票、可转债、股指期货等不同类型的资产放到一个产品中,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资产配置,较好地平衡安全性和收益性。
2 “固收+”不保收益
据了解,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在银行的内部风险评级中一般为较低风险(二星级)或中风险(三星级),适合稳健型、平衡型及更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对“固收+”而言,“+”不仅是加收益,同时也加了风险。采用“固收+”策略,可以让“固收+”产品的收益拥有更大的弹性,但相应也抬升了风险,所以,对于“固收+”,加什么、加多少、怎么加,这些都非常考验投资团队功力。
不过,专业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固收+”产品往往以绝对收益为目标,虽然不保本保收益,带有波动性,但坚持长期投资,还是大概率能战胜货币基金和纯债基金,实现长期收益。
基于“固收+”理财产品特点,其适合的投资群体也比较广泛。首先是希望在稳健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其次是想适度参与股票市场,但又不愿意承担较高风险的投资者;还有就是注重资产配置,希望分散风险,但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股票债券等市场,希望能够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的投资者。
不过,专业人士也提醒,决定“固收+”产品收益的核心因素是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持有1-3年比较合适,因此,投资者应在关注自身资金流动性的同时,选择那些资产配置能力较强的管理人。
(燕都融媒体记者 张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