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失利,买的十几只基金集体亏损20%的反思与应对
面对基金亏损的情况,首先请不要过于焦虑。亏损是投资过程中常见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学习和调整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
1. "分析亏损原因":回顾您的投资决策,了解亏损的原因。是因为市场整体下跌,还是因为个别基金的选择问题?了解原因有助于您在未来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2. "长期视角":基金投资通常需要较长的周期来获取回报。如果您是长期投资者,可能不需要过于担心短期内的亏损。
3. "分散投资":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如果所有基金都亏损了20%,可能是因为您的投资过于集中。考虑调整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4. "重新评估投资目标":根据您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重新评估您的投资组合。是否需要调整投资策略?
5.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您不确定如何调整投资组合,可以咨询金融顾问或基金经理,他们可能会提供专业的建议。
6. "学习与提升":通过这次亏损,您应该从中学习。了解市场动态、基金类型、风险管理等知识,这将有助于您在未来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7. "耐心等待":市场总有起伏,重要的是保持耐心。等待市场回暖,并相信您的投资策略。
最后,记住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希望这些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内容:

上次有读者提了一个比较实操的问题:
2020年买了十几只明星基金,如易方达蓝筹精选、景顺长城绩优成长、兴全合润、兴全趋势投资等,持有2年目前普遍亏损20%-30%,应该调换吗?
如果是我,若基金较多,且基金间相关性较高,属于同种风格,则会把多只合并为1只、减少单只基金浮亏,加快回本速度。
一
在现代金融理论中,当基金超过一定数量后,降低风险的效果就大大减弱。
依据美国GMO资产管理成员、《行为金融学》的作者詹姆斯·蒙蒂尔的一个研究,
持有两只股票时,可以消除仅持有一只股票所承担的非市场风险的42%;
持有4只可减少风险68%;持有8只可减少风险83%;持有16只可减少风险91%;持有32只可减少风险96%。
同理,理论上,一个组合持有8-10只基金即可。
当持有基金数量超过10只,则可根据相关性进行缩减,若2只基金相关性高,则可以合并为1只。
二
以提问的读者为例,他同时持有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景顺长城绩优成长、易方达消费精选。
如果使用好买基金app的基金PK功能,则可以看得4只基金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值越大代表相关性越强,即两者同涨同跌的概率越高。
从图中可知,这4只基金的相关性高达0.92-0.98,相关性非常强。
如果查看持仓,4只基金持仓的重叠度也非常高,都重仓了白酒和互联网,同时重仓了贵州茅台、五粮液、美团、腾讯。
这可以近似理解,由于这4只基金几乎都是同涨同跌,与其说买了4只基金,其实只买了1只基金,并未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
而该读者易方达蓝筹精选亏35%,景顺长城绩优成长亏36%、易方达优质精选亏12%、易方达消费精选亏10%。
那么可以将易方达蓝筹精选和景顺长城绩优成长合并,如果对刘彦春更有信心则保留绩优成长,如果对张坤更有信心则保留蓝筹精选。
至于亏损幅度小的优质精选和消费精选,由于亏损幅度较低,暂时可以保留。
若易方达蓝筹精选和景顺长城绩优成长合并后,亏损再超过20%,则将优质精选和消费精选用来补仓。
当然,这里建议单一基金占比,不宜超过组合的10%,防止黑天鹅风险,这也是组合配置的意义:
即便单只基金踩雷,但由于仓位可控,风险相对可控。
三
另外,由于不少基民主要是在20年买的基金,而当时的热门基金以大盘成长为主,整体相关性其实是比较高的,相当于同涨同跌,谈不上是一个均衡的组合。
一个好的组合,应该是品种之间相关性比较低,且长期都能提供良好的回报。
请牢牢记住大神达里奥的名言:
成功的投资关键是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组合,投资的圣杯就是要能够找到10-15个良好的、互不相关的投资或回报流,创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我曾经按深度价值、价值成长、成长、行业轮动和中小盘,5种相关性比较低的风格构建过一个组合:

以今年为例,成长和价值成长整体表现较为落后,但深度价值和中小盘却表现得很好。
而好的行业轮动风格基金经理,今年表现也不错,如重仓养殖的金梓才和重仓上游资源的周海栋。
如果组合品种加入了深度价值风格和中小盘风格,则组合就会相对抗跌,不会出现普遍亏损20%的糟糕情形。
最后总结一下:
第一,根据品种的相关性,合并亏损较大且相关性高的品种,减少亏损,加快盈利速度;
第二,增加组合的负相关性,除了配置价值成长和成长风格外,还可以配置深度价值、行业轮动和中小盘风格;
第三,当前作为市场底部,各风格都处于相对低位,站在三年的维度,目前仍是黄金买点,所以正是组合调整的好阶段。
这篇文章,真的是手把手教学了,虽然对于资深投资者是老生常谈,但我相信大部分仍属于小白,仍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