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恒强!二季度公募代销TOP100榜单揭晓,民生、中信、光大三大行稳中求进,排名激烈角逐

强者恒强!二季度公募代销TOP100榜单揭晓,民生、中信、光大三大行稳中求进,排名激烈角逐"/

强者恒强,这句话在公募基金代销领域同样适用。根据最新发布的二季度公募代销TOP100榜单,民生、中信、光大三大银行在排名上出现了不进则退的情况,显示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家机构的竞争态势。
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和趋势分析:
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公募基金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和券商加入代销队伍,竞争日益激烈。民生、中信、光大等传统银行在竞争中排名有所下滑,可能是受到了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
2. "产品和服务创新":在公募基金代销领域,产品和服务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如果民生、中信、光大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等方面相对滞后,可能会在排名上受到冲击。
3. "客户需求变化":随着投资者对公募基金需求的多样化,银行和券商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客户需求。如果民生、中信、光大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可能会在客户争夺上处于劣势。
4. "监管政策影响":监管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公募基金代销市场产生影响。民生、中信、光大等银行在应对监管政策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从而影响了排名。
未来趋势:
1. "加强产品创新":银行和券商需要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2. "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客户体验,是提升代销业务竞争力的关键。
3. "加强合作

相关内容:

记者 杜萌

昨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二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规模100强榜单 。

截至2022年2季度末,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前100强,保有权益类基金(股票+混合)规模6.34万亿元,比一季度的前100强规模增长4299亿元,规模增幅7.3%;前100强非货基保有规模为8.68万亿元,环比也新增7939亿元,增幅10.1%。

从股票和混合基金的保有规模来看,前20强中只有中信建投挤掉招商证券,进入前20强,招商证券落到第21位。其余19家代销机构均是老面孔,这也反映了基金代销市场的格局基本稳定。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量7095亿元,环比一季度新增297亿元,增幅4.37%;蚂蚁基金以6500亿元位居第二名,二季度新增规模也超过350亿元;天天基金、工商银行的权益类基金保有量规模,都站上了5000亿元大关,二季度规模新增都超过了400亿。

在10-20名的梯队中,邮储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大增102亿元,中信建投大增128亿元。

在激烈的竞争中,稍有闪失排名就会滑落。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三家机构二季度权益类基金规模分别增加10亿元、26亿元、16亿元,排名均滑落1名。

除了权益类基金外,因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火爆发售,非货基保有规模的增长更为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蚂蚁基金非货基规模1.33万亿元,位居行业首位,环比一季度规模大增接近1300亿元;招商银行以8597亿元位居次席,二季度新增规模也超过1000亿元;两大巨头的非货基规模,在二季度规模新增幅度都超过了10%,继续实现了规模的高速扩张。

另外,天天基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三家巨头,二季度非货基规模新增也都超过了500亿元,规模增幅都在10%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货基保有规模中,上述前五强的新增规模就达到了3900亿元,而前100强的新增规模一共才7939亿元,这意味着前五强增长规模就达到了全行业的半数,公募基金代销市场的“龙头效应”分化现象也非常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 在券商销售机构保有量中,华泰、中信证券的券商“一哥”争夺战也非常激烈。

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华泰证券权益类基金保有量1266亿元,比一季度末增长36亿元,仍然超过券商行业霸榜多年的龙头——中信证券,位居券商机构权益类基金保有量第一名。

不过,中信证券最新权益类保有规模为1250亿元,相比一季度末增长87亿元,这意味着和华泰证券的差距正在加速缩小。

从非货基保有量看,中信证券的非货基保有量规模1462亿元,已经再度超过了华泰证券同期1407亿元的规模。二季度中,中信证券非货基保有规模新增146亿元,位居券商行业前列。

发布于 2025-05-22 13:11
收藏
1
上一篇:首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火速获批!富国、鹏华等六巨头争饮“头啖汤”,投资规模再攀10万亿高峰 下一篇:菜鸟入门指南,如何选择证券公司开户购买基金,详细步骤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