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广发证券引领投资者教育新范式变革
广发证券作为一家知名证券公司,在投资者教育领域一直致力于“守正创新,久久为功”的理念,以下是对这一理念在广发证券投资者教育中的应用和开创新范式的简要分析:
1. "守正":
- "坚持原则":广发证券在投资者教育中坚持正确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理念,确保教育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传统教育方法":在保持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如面对面讲座、书籍出版等,广发证券注重基础金融知识的普及和风险教育。
2. "创新":
- "科技赋能":广发证券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课程、虚拟现实(VR)模拟交易等,提升投资者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 "定制化服务":根据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投资教育方案,包括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投资策略指导等。
- "内容创新":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引入最新的金融产品、市场动态和投资技巧,使教育内容更具时代感和实用性。
3. "久久为功":
- "长期规划":广发证券将投资者教育视为一项长期工程,不断深化教育内容,扩大教育覆盖面,形成持续的教育体系。
- "持续改进":通过收集反馈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教育方法和内容,确保教育效果。
"开创投资者教育新范式":
- "多元化平台":
相关内容:
《报告》由广发证券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完成。自2018年以来,广发证券连续多年深度参与课题组调查,发挥券商的业务优势,担起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认真探寻中国投资者现状这个“客观题”,积极求解做好国内投资者教育这个“主观题”,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投资者教育新范式。
扛起主体责任,打造国家级基地
《报告》显示,在我国投资者教育的发展中,承担施教者角色的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仍然是最重要的投教主体,投资者对其知悉度和参与度在连续四年的调查中均排名前列,2021年度的比例分别为84.06%和25.95%。
对投资者来说,参与市场的第一步往往是在券商开立账户,一开始就与证券公司发生了密切联系,并在今后的交易中,与之产生持续的业务关联,做好投资者教育,券商等金融机构无疑是首当其冲的主阵地。
广发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在2016年获得监管部门授予的“国家级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称号,是业内首批获得中国证监会授牌的互联网投资者教育基地之一。
如何在“国字号”的平台上履行投教责任?广发证券立足“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证券投资知识”这个基本点,倾力打造一个兼具知识性、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金融知识学习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发证券的投教基地并未止步于投教知识的罗列和展示,而是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文章。
在“知”的方面,投教基地建立自主学习模块,涵盖了新手入门、进阶知识,囊括股票、基金、债券、科创板等13大类证券基础知识与风险提示,并结合大量日常服务经验,加入了许多投资者常见问题解答。
同时,开辟互动答疑模块,基地针对投资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嵌入了广发证券自行研发的“有问必答”在线答疑系统,7000名专业顾问实时响应,满足投资者各类咨询需求。
在“行”的方面,设立模拟体验模块,基地为投资者提供A股、定投计算器、财富管理计算器等多个模拟交易工具,让投资者更直观地感受投资体验。
值得强调的是,“有问必答”在线答疑系统实现了“知”与“行”的结合。具体来看,投资者带着投资实践中的问题来提问,专业投顾提供专业知识进行辅导,最终落到投资者的市场决策实践,完成“实践-知识-实践”的闭环。
证券期货投资从来都不是一场知识点的考试,而是一场闯波涛、战风雨、避暗礁的价值远航。广发证券用知识体系为投资者举旗定向,用“有问必答”为投资者实时导航,并一次又一次地模拟风险、化解迷惘,让投资者从容奔赴市场,勇敢去闯。
走进基础教育,构建多层次体系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3月印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后,社会对基础教育单位开展投教活动的知悉度大幅提升,从2018年的48.15%提升到2021年的72.95%。同时,《报告》2021年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基础教育单位的投教参与度为19.33%,在所有主体中排名第四。
“投资者教育从娃娃抓起”,成为我国投教工作新课题。广发证券积极响应投资者教育进百校的倡议,根据不同学龄精心开展分类,匹配适龄资源,充分地调动全国300家分支机构的力量,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投教活动,让投资者教育走进国民教育体系,产生良好反响。
针对学前儿童和小学生:广发证券通过少儿财商体验式互动游戏课程,培养孩子健康的财富价值观。针对4-6岁的儿童,以模拟超市购物游戏为载体,帮助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针对6-12岁的少年,模拟20年后孩子将面临的人生各种经济挑战和抉择场景,帮助孩子体验消费、储蓄、投资、保险等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强化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开启认识财富、管理财富的初体验。为保证课程开展的专业性,公司内部系统开展财商教育“种子讲师”培训,目前财商讲师队伍全国超过300名,共开展财商活动超250场,覆盖近5800个家庭。
针对中学生:2021年,广发证券出版了证券期货知识读本《了解证券期货知识——中学生篇》,并推出配套视频课程。以该视频为载体,海南分公司以“线下科普互动+线上直播”方式举行财商课堂,目前课程覆盖人次达4.5万。
针对大学生:2021年,广发证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先后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签订国民教育四方《合作备忘录》,给在校学生开展“证券市场前沿与实务”专题课程,组建优秀、资深讲师团队代表公司前往两所高校授课。公司还与西南财经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湛江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科学技术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一切从服务高校教学出发,帮助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开展高校资产配置模拟大赛,旨在通过实战实训的模拟演练,提升学生的金融理财知识及实操经验,有超300位学生积极报名参与。
事实上,随着“Z世代”不断成长,投资者群体的年轻化已经成为大趋势。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年轻世代群体参与到证券期货市场。让投资者教育走进基础教育,构建多层次投教体系,成为当下的一种必要,也是将来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种需要。
激发兴趣活力,破解普遍性难题
《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投教现状仍然存在短板和滑坡。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长期接受投资者教育的比例近四年呈连续下降趋势,从2018年到2021年,长期接受投资者教育的比例分别为40.27%、36.39%、20.39%和18.42%。可见,我国证券投资者尚未形成长期接受金融教育的意识,对金融教育的持续性和渐进性的认识不够深入。
上述数据反映出我国当前投教工作遇到的普遍性难题。晦涩的金融知识、枯燥的政策法规以及程序化的风险提示,在当前碎片化且快节奏的信息浪潮中,难以找到稳定的立身之地。
将专业的投教知识趣味化呈现,吸引客户长期、持续学习,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为了啃下这个“硬骨头”,广发证券开启了多样化探索。
第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可视化手段将专业知识降维。广发证券原创制作了《小白理财课》,将专业的知识内容和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有机结合,带小白投资者从0开始建构基础财商认知体系。借助短视频的趋势及平台势能,广发证券打造“投资剧本杀”、“淘金罐头”等视频投教内容,普及养老、闲钱投资,以及适合普通投资者的各类投教知识点。
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借助兴趣点激发参与热情。广发证券首度将投教与时下大热的脱口秀结合,举办了“财经盲词脱口秀”,7位来自广发证券旗下投顾星球的专业顾问,和《脱口秀大会》卡司加马进行了一次趣味互动直播,从财商到基金、ETF、FOF、可转债再到期权、荐股,讲解各自专业领域的“财经盲词”,借此激发投资者学习专业财经知识的热情。
同时,广发证券还开展了线上IP化转型探索。通过打造投顾星球系列个人IP,树立投顾意见领袖,增强投资者沟通热情和互动黏性,成为投教工作的重要渠道。目前,投顾星球已入驻50个专业顾问IP,内容覆盖小白理财到基金、股票、期权、交易策略等。
此外,借助金融科技,丰富投教手段,提升投教效率,同样是广发证券重要的探索方向。例如,将投资者风险等级评估从“问卷调查”的老办法升级成“人工智能”的新手段。广发证券建立了智能化基金投研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描绘基金画像,通过丰富的特征刻画,使一个立体、全面、精准的产品呈现在投资者面前。作为率先推出虚拟AI主播的券商,广发证券将其投入投资者教育工作。AI主播可应用于在线课程、资讯播报、培训路演、产品“双录”、开户审核等场景,将更多场景可视化,拉近与投资者的距离,让枯燥的内容和程序也变得生动多样。
在广发证券看来,投资者教育和投资本身一样,都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因此,广发证券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持续多年从中国投资者教育现状调查这个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同时,在具体工作中,积极发挥券商优势,打造丰富的投教载体,持续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引领投教工作走在行业前列,不断推向深处和实处。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