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5万元保荐费夺标上海农商行IPO,投行低价竞争保荐人背后的原因解析

海通证券5万元保荐费夺标上海农商行IPO,投行低价竞争保荐人背后的原因解析"/

海通证券以5万元中标上海农商行的IPO项目,确实显得价格较低。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参与到IPO项目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争夺更多的业务,一些证券公司可能会降低收费标准以吸引客户。
2. "业务拓展":海通证券可能希望通过低价中标来拓展业务,特别是拓展与上海农商行的合作关系。一旦成功保荐,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业务机会。
3. "品牌影响力":海通证券作为一家知名证券公司,即使以低价中标,也能通过品牌影响力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4. "成本控制":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证券公司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海通证券可能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实现成本控制。
5. "政策因素":监管部门对于IPO项目的保荐费用有一定的限制,这可能导致部分证券公司为了合规而降低收费标准。
6. "行业趋势":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IPO项目的保荐费用逐渐降低。海通证券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行业趋势,因此采取了低价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原因仅为推测,具体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在实际操作中,海通证券可能基于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最终决定以低价中标。

相关内容:

源:上海证券报

近日,上海农商行的一则IPO保荐机构(主承销商)项目评标结果公示引起了券商投行人士的广泛关注。公示显示,3家中标券商分别向上海农商行开出5万至30万不等的保荐费,承销费率也严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海通证券仅收取5万元保荐费,承销费率仅为万分之五。

56亿大项目才收5万保荐费

据悉,上海农商行采用国内公开招标的招标方式,此次招标的候选人分别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经招标人最终确定,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3家券商成为上海农商银行A股IPO项目中标单位。中标内容及金额分别为:国泰君安证券保荐费16万元,承销费率0.45%;海通证券保荐费5万元,承销费率0.05%;中信证券保荐费30万元,承销费率0.28%。

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的保荐费报价?有投行人士指出,上海农商行这样的优质项目通常都会引起投行的激烈竞争,公司在选择众多机构中进行选择时往往考虑收费报价。一般来说,保荐收费相对微不足道,但成为保荐人的投行有更大机会担任承销商,承销费用才是大头。

另据上海农商行官网公告,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农商行的净资产规模为561.99亿元。如果以10%的规模发行,募资金额约为56亿元。 根据公告,最终份额由招标人、各中标人协商后确定。如果按照56亿元的募资规模,独家承销来计算,国泰君安可获得承销费约2500万元;海通证券可获得承销费约280万元;中信证券可获得承销费约1600万元。

虽然是共同保荐承销上海农商行A股IPO,但3家券商的承销费率水平却天差地别。中信证券的承销费率只有国泰君安证券的60%左右,海通证券更是只有国泰君安证券的九分之一。

Choice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A股共有100家企业实现IPO上市,平均承销保荐费高达5191万元,承销保荐费率约为3.85%。

可见,不论是保荐费还是承销费率,这3家券商给出的价格都远低于市场水平。其中,海通证券即便独家承销上海农商行,最终收入也不足300万元,最终收入可能都无法覆盖项目成本。

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称,很多券商投行都在争夺一些优质大型项目,这种做法在债券业务中很常见,为了拿到承销资格,不少投行不惜大打价格战,倒贴、亏损都在所不惜。其目的就是提高承销额行业排名,为后续项目争夺提高竞争力。在IPO项目中,类似上海农商行这个项目的报价比较少见,但绝非最后一单。在现在投行业务不景气、僧多粥少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承销保荐费用下滑并不奇怪。

低价竞争还是业务引流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以低于业务成本的价格揽业,收费标准远低于市场平均价,是否涉及低价恶性竞争?

一家小券商的投行人士抱怨,市场不好的时候,券商竞争会更加激烈,大型券商可以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烧钱,占领市场。在这种环境下,中小券商展业更为艰难。

也有投行人士指出,抢夺类似上海农商行这样的项目,目的并不是单纯赚取承销保荐费,而是为以后的业务引流。券商与银行在资管、同业市场交易、债券等多个领域均有比较紧密的业务合作。如果能以IPO项目为契机,与上海农商行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后续能带来的业务价值远超几百万承销费用。

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称,低价角逐保荐人在国际市场上也很常见,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大行也常采取低价策略争夺客户资源,甚至有免费为某笔交易担任保荐人的先例。“有两种情形收费较低,一种是募资规模比较大,即使低于常规的保荐人收费,之后仍能收取额外的丰厚承销费用;另一种是通过IPO打开后续再融资、发债、并购等业务层面的合作,为大投行业务引流。”

发布于 2025-05-23 00:05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高股息指数基金,究竟什么是它?是否适合长期投资? 下一篇:上海农商行IPO保荐费引争议,海通报价仅5万,投行同行吐槽低价竞争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