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续发再创佳绩,认购倍数飙升中标利率低至票面利率减4个基点
这个消息表明中国政府发行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在续发时,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认购倍数较高,意味着市场上对于这种长期国债的需求旺盛,这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对于长期稳定收益的追求以及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中标利率较票面利率低4个基点(即0.04个百分点),意味着投资者愿意接受略低于票面利率的利率水平来购买这种国债。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市场流动性需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可能需要长期资金的配置,而长期国债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2. "利率环境":如果市场整体利率水平下降,长期国债的中标利率也有可能随之下降。
3. "风险偏好":投资者可能更愿意承担较低的中标利率,以换取长期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
4. "政策导向":这可能也反映了中国政府通过发行长期国债来引导市场利率走向,稳定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的意图。
总体来说,这一现象表明了中国国债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可能对市场利率水平和长期资金配置产生一定影响。
相关内容:
根据最新的招标数据,此次续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为2.5319%,较票面利率2.57%低了约4个基点。与此对应的是,此次续发30年期特别国债的资金认购倍数达到4.25倍,高于5月17日首次发行的3.9倍。
“这表明续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受到更多资本追捧。”一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向记者指出。这背后,与近期流向债券市场的资金日益增多有着密切关系。
吸引更多认购资金
6月6日,中信证券经济学家明明指出,受手工补息被叫停等因素影响,预计5月理财规模将继续增长约4000亿元。
记者获悉,鉴于银行理财倾向低波动性与稳健收益投资,其中大量新增资金或流向债券市场。此外,受A股市场个股波动加大影响,部分资金也从权益类市场流向固收类市场。
一位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近期他每天都能收到新资金的认购需求,其中包括券商自营部门资金。尽管他的债券投资基金只能提供约4%-4.3%的年化回报率预期,但由于债券投资型私募产品净值波动性相对较低,这些资金仍然趋之若鹜。
记者获悉,此次续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获得4.25倍资金认购,也令众多投资机构感到意外。
具体而言,财政部将在6月14日发行2024年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总额350亿元,票面利率将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因此众多投资机构预期不少资管机构资金将“争抢”收益率相对更高的50年期特别国债,令此次续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争夺战”有所降温。
“当前多数投资机构都通过拉长久期策略博取债券投资的更高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争抢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收益前景似乎比争抢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更高。”这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直言。这令市场一度预期此次续发30年期特别国债的资金认购倍数低于3.9,即5月17日首发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资金认购倍数。
应对超长期国债潜在投资风险
记者注意到,受此次续发的30年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走低影响,6月7日盘中,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快速下跌至5月6日以来的最低点2.537%。不过,这也引发获利了结盘涌现,截至6月7日17时,3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554%附近。
一位农商行债券交易员告诉记者,由于相关部门暗示“2.5%-3%可能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他们在6月7日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54%下方时,减持部分头寸“获利了结”。因为他们内部认为一旦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很可能会触发相关部门入市抛售30年期国债以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归“合理区间”。
“然而,未来30年期国债收益率能否守住2.5%上方,还得看下周5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的中标收益率结果。鉴于当前债券市场资金相当宽裕,若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中标收益率低于预期,很可能倒逼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整数关口。”他分析说。目前他们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市场交易环境对30年期国债开展波段操作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记者多方了解到,面对债券市场资金持续宽裕令超长期国债收益率趋降,加之相关部门一再提醒“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目前越来越多资管机构正加大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操作,以对冲30年期国债持仓的利率风险与价格波动风险。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发行超长期国债尤其是30年期、50年期国债,不仅有助于丰富金融市场的投资品种,还能满足投资者对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需求,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多位债券投资业内人士直言,尽管当前流向债券市场的资金日益增多,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相关部门续发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与首发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未来超长期国债供给将持续增加,有助于驱动债券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均衡,令超长期债券收益率逐步回归到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
“目前,金融市场还特别关注在下周相关部门是否会入市卖出超长期国债以改善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偏低局面,引导50年期国债发行中标收益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因为这有助于2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好地回归合理区间。”前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告诉记者。
5月底,央行主管媒体发文指出——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对央行买卖国债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并非买入的好时机。相反,若银行存款大量分流债市,无风险资产需求进一步增大,人民银行应该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