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揭秘,傅长明身价上千亿,拒绝借出5亿资金背后的真相
《突围》是一部小说或者电视剧,傅长明作为其中的人物,其性格和决策都是根据剧情设定的。如果傅长明身价上千亿,却不借给钱荣成5亿资金,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 "关系问题":傅长明可能和钱荣成关系并不亲近,或者对钱荣成的信誉、能力等方面有所顾虑,因此不愿意借款。
2. "投资策略":傅长明可能有自己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原则,认为借出资金并不符合他的利益最大化。
3. "资金用途":傅长明可能认为钱荣成打算用于的项目风险过高,或者资金用途不合适,因此不愿意借出。
4. "内部规定":傅长明作为企业家,可能受到公司内部规定的限制,比如贷款额度、资金使用范围等。
5. "剧情需要":在小说或电视剧中,人物的行为往往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不借资金可能是为了后续剧情中的冲突和转折做铺垫。
当然,这些都是基于一般情况的推测,具体到《突围》这部作品,傅长明不借资金的原因需要根据原著或剧集的具体情节来理解。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往往有其复杂的背景和动机,需要结合作品的整体情节来分析。
相关内容:
钱荣成的荣成钢铁集团市值200亿,却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濒临破产;傅长明的长明集团市值上千亿,在国内外混得风生水起。
一个是主营钢铁行业,一个是主营保险和电力行业,在外人看来,两人很难有交集,最多只是点头之交。

那么,一个濒临破产,一个身价千亿,钱荣成为什么会去找傅长明帮忙?
因为傅长明是钱荣成的结义大哥,钱荣成、黄清源、傅长明三人曾在一起倒卖煤炭生意,还曾歃血为盟、“杏园三结义”,大哥就是傅长明。
钱荣成靠着铁路线最先发家并成立了荣成钢铁集团,还曾对傅长明的长明集团以及黄清源的清源矿业集团有过帮助。
所以,走投无路的钱荣成只能去寻求傅长明的帮助。

荣成钢铁集团市值200亿,钱荣成为什么连5亿贷款都借不到?
因为钱荣成的信誉出了问题,在京州,“防火、防盗、防荣成”这句话已经家喻户晓,钱荣成的信誉已经烂大街了。
另外,荣成钢铁集团是站在坑银行、坑法院、坑朋友的肩膀上成立的,钱荣成人品不行,谁还敢借钱给他?
所以,钱荣成通过正规途径很难借到钱,他只好借了8000万的高利贷。

傅长明身价千亿,又是结义大哥,为什么不给钱荣成做5亿贷款担保,也不给他5亿资金周转呢?
因为傅长明想独吞荣成钢铁集团,低价收购,然后稍加包装,点铁成金,毕竟,商界人情比纸薄,傅长明的眼中只有利益。
为此,傅长明不仅不给钱荣成做担保,还偷偷嘱咐城市银行行长胡子霖不要放贷给他,这是阴谋。
所以,荣成钢铁集团破产,傅长明乐见其成!

明明想独吞荣成钢铁集团,傅长明为什么还要给钱荣成8000万现金呢?
因为傅长明怕钱荣成“狗急跳墙”,毕竟,钱荣成手里有关于10亿交易费的证据,不得不防啊!
另外,8000万现金对于资金链已经断裂的荣成钢铁集团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是,这些钱却可以还上高利贷的本金,救钱荣成一命。
所以,傅长明想用一点点钱换取钱荣成的感恩,只可惜如意算盘落了空。

在我看来:
钱荣成的荣成钢铁集团濒临破产,结义大哥傅长明却见死不救,还企图吞并,果然是商界人情比纸薄啊!
傅长明打了一手好算盘,想让黄清源和钱荣成卖长明保险,赚个好口碑,只可惜钱荣成不傻,他的荣成钢铁集团还有3亿的外债可以讨回来。
傅长明和钱荣成的眼中只有利益,钱荣成拼命筹资拯救荣成钢铁集团,是为了钱,而傅长明想吞并荣成钢铁集团,还是为了钱,兄弟情成了累赘,可悲啊!

果然,傅长明的眼中只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