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傲视江湖,段誉生死未卜,揭秘为何未以六脉神剑击败传奇剑客
独孤求败和段誉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两位传奇人物,分别出自《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在《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是一位武功绝顶的高手,而段誉则是《天龙八部》中的主角。
关于您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有趣的假设。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解释为什么段誉没有用六脉神剑打败独孤求败:
1. "时间线差异":独孤求败和段誉活跃的时间并不重叠。独孤求败在《神雕侠侣》中,而段誉在《天龙八部》中。两人在故事中相隔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他们不可能直接相遇。
2. "地域分隔":即使在同一个时间段,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独孤求败和段誉可能也没有机会相遇。
3. "武功层次":独孤求败是一位几乎达到了武学巅峰的高手,他的武功境界非常高,而段誉虽然拥有六脉神剑这样的绝世武功,但在《天龙八部》中,他的武功还没有达到独孤求败的层次。
4. "故事情节":金庸的武侠小说往往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和人物的成长,如果段誉轻易打败了独孤求败,那么这个故事可能就失去了它的魅力和深度。
5. "文化背景":在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武功的高低往往与
相关内容:
“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很狂,独孤求败无敌三十年,自称生平未曾遇到一个对手,在我看来,他不是没遇到厉害对手,而是厉害对手压根没有理会他,为何这么说呢?据小说内容暗示来看,独孤求败纵横江湖之时,武林中有一位绝世高手还活着,此人便是段誉。
独孤求败所处的时代

据《神雕侠侣》记载,杨过出生于公元1224年,他第一次进入剑冢时,年龄大概在19岁(即公元1242年,十六年多一点,大概在公元1259年击毙蒙古,时间线吻合),他在剑冢见到独孤求败遗言时,有这样一段心声:
(杨过)心想:“武林各位前辈从未提到过独孤求败其人,那么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这神雕在此久居,心恋故地,自是不能随我而去的了。”
按七十年算,那么独孤求败该当是公元1172年以前的人物,此其一。

第二:神雕。金庸笔下没有神仙鬼怪之说,神雕虽然了不起,但毕竟是一头扁毛畜生,遇到杨过时,它最多不会超过一百岁。按神雕一百岁算,幼年被独孤求败收养,书中记载独孤求败晚年拿他试招,那么减去之前“纵横武林三十年”,所以独孤求败隐居剑冢时,大概是公元1172年(1242-(100-70),与上文大抵一致)。
所以独孤求败纵横武林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1142到公元1172年之间。
段誉所处的时代

段誉乃大理国宪宗宣仁帝,书中有记载:
大理国史籍记载: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
历史上段誉(段正严)生于公元1083年,死于公元1176年。上文提及独孤求败大概在公元1142年开始行走江湖,所以此时段誉大概59岁,他还活着呢!

众所周知,段誉身兼段延庆、叶二娘、钟万仇、“天龙五本”、鸠摩智等人的内力,内功修为震古烁今,且精通大理段氏镇派绝学“六脉神剑”,萧峰自认难以抵挡,如此修为,独孤求败怎能未曾一败?话说,段誉为何不使出“六脉神剑”,好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教训呢?这一切都与段誉的结局有关。
段誉悲催结局

历史记载,段誉(段正严)晚年“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他出家的那一年是哪一年呢?广运十一年(公元1147年)。从时间线上看,大概在独孤求败行走江湖五年以后,独孤求败“弱冠之时,与河朔群雄争锋”,段誉自然不会和十几岁孩子玩闹,且他家族动乱,又怎有心思去理会这些东西?此其一。
第二:独孤求败纵横武林三十年后,大概在公元1172年左右归隐剑冢,此时段誉则已经住进了天龙寺,又怎有心思去和独孤求败玩闹?

独孤求败正如金庸笔下的萧峰,《天龙八部》中记载,萧峰自艺成一来未曾一败,那是因为他当年遇到的对手没有一个能超过玄慈大师:
他自行走江湖以来,【从来没遇到过如此厉害的对手】,不由得一惊,一转身,便如渊停岳峙般站在当地,气度沉雄,浑不以身受强敌围攻为意。
独孤求败亦是如此,他之所以能够无敌三十年,无非因为没遇到真正的高手罢了。